刚刚过去的中国传统马年,对于我国畜禽养殖以及饲料加工行业而言绝对是跌宕起伏,连年颓势,都表明我们已经不能立足于过去传统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行情判断、销售理念,而应当从跨行业、跨领域、跨市场的“跨界”思维去总结经验、把握商机。汇易网资讯认为,2015年春节之前,全国主要养殖品种、饲料行业面临罕见的“旺季不旺”反常行情,不仅因为“闰九月”造成的季节性压力(长假时间明显推迟、二月天数较少以及暖冬、“厄尔尼诺”逐渐成形等等),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点刹车”的转型阻力,中央政府继续高压反腐态势,以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使得养殖户、商贩包括饲企依然面临“寒冬”的考验,而节后市场生猪、禽蛋等畜禽产品价格惯性下跌的风险犹存,真正好转的周期性“拐点窗口”或许要等到二季度中后期甚至下半年之后,“苦尽甘来”将成为今年全行业的关键词之一。
1、政府反腐倡廉下终端肉品消费持续下滑,拖累2014年“猪周期”深陷低谷期
据业内人士分析,我国高端餐饮营业收入在2013年下滑20%-30%的基础上,去年继续下滑20%-30%,一些县市餐饮业收入甚至下滑近50%之多。2014年底,我国甚至出现了第一家五星级酒店破产事件……2013年来国内“反腐”浪潮步入历史性的“新常态”,今年新年中央政府领导层定调严查“三公”消费等腐败行为“气只可鼓、不可泄”,也表明中长期国内肉蛋奶消费市场将告别过去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期,猪价水平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徘徊在2014年的大底部区间水平。

不过,也应看到的是,经过两年左右的反腐败、反浪费、反奢侈行动整治,不合理消费部分已被大幅挤压,后期国内肉品消费继续下降的空间预计将较为有限。鉴于2015年全球气候模式逐步转向“厄尔尼诺”、各国货币超发格局重演,国际、国内大宗饲料原料价格的波动风险不断积聚,应当注意防范成本因素、天气因素(疫病防控)向生猪、家禽和饲料行业传导的连带影响。
2、我国全年H7N9流感未现“塌陷式”爆发应是行业一大幸事
2014年我国家禽养殖行业尽管是过山车行情,也可谓是“守得云开雾散时”,由于去年春季之后全国范围没有出现类似2013年疫病肆虐的流感疫情,实属行业中的一大幸事,特别是人感染H7N9流感疫病数量明显减少。过去一、两年里,我国家禽养殖行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选择“抱团过冬”、主动缩减产能,其中肉鸡、蛋鸡的引种进口量逐年下降,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包括政府部门的引导与调控发挥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