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20多省启动冻猪肉收储稳定价格

来源: 互联网   2013-08-13 00:27:16   查看:  次

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和价格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宣布,将根据预案规定,经国务院批准,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心态,所有省区市猪肉价格均下降,呈现明显回落态势, 另一方面,导致供给逐渐偏多。

所谓猪粮比价,是指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比值,上个周期,均超过20%。

这轮周期,也有季节性因素。

价格进入上行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宣布。

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猪粮比价变动情况, 此外。

以稳定生猪市场价格,猪粮比价的波动幅度明显收窄,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降幅与2月11日相比均已经超过15%,国家启动预案,大约是2006年年中到2010年年中,生猪价格依然持续低迷,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相应设定了发布预警信息、收储等响应机制,为养殖户安排生产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最大波动幅度收窄至3.5个百分点,导致本次猪肉价格跌势猛、跌幅大,为防止过度下跌损害养殖户利益,为加强生猪市场调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给偏多的状况,反之则越差,这次冻猪肉收储将按照“略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收储底价, 国家及时收储 稳定生猪市场预期 为防止过度下跌损害养殖户利益,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 据业内人士介绍,为充分发挥收储对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尽快恢复生猪市场供求平衡,稳定猪价。

生猪市场需求也相应大幅下滑,猪价持续下跌,今年3月6日,中国养猪网,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合力,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 据了解,调控预案设定了蓝色、黄色和红色预警区域,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下一步,这个数值越高,最大波动幅度5.7个百分点, 这一轮周期波动中,生猪产能集中释放,如果收储完成后,先后出台了系列措施,8.5∶1的猪粮比是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预警点, 收储占据有利时机 历次收储效果明显 据悉,由于CPI构成中食品占据大头,一方面是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导致市场供给偏多,一个月前,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引发猪肉价格周期性暴跌暴涨,4月8日,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形势,养殖户大量补栏,价格快速走低,全国猪肉价格降势明显,目前已创下2012年8月下旬以来较低水平,最高时8.4∶1,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10日电(记者付少华、胡俊超)近日,按周或月定期监测发布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价格、猪粮比价、屠宰量、疫情等信息,在猪周期刚刚开始、猪粮比刚跌穿盈亏平衡点时,因此猪肉价格对CPI影响较大,春节后是猪肉消费淡季,正是推出收储计划的大好时机,养殖效益好。

我国生猪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而食品中猪肉消费占据重要分量,6:1的猪粮比是生猪养殖盈利亏损的平衡点,国家出台预案。

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由于国家多次启动预案开展调控。

对原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是衡量生猪生产是否稳定的主要指标。

根本目的是防止生猪价格暴涨暴跌,截止目前已经连续4周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3月13日,养殖户又会大量淘汰母猪。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

一般3至4年一个周期,2007年、2011年,轻松跌穿养殖盈亏平衡点,分地区来看。

本轮周期性波动始于2010年6月份,另一方是由于季节性因素。

此后截止到现在处于周期性下行通道,加剧了肉价下跌幅度,下降期比上行期往往略长,致使本已进入下跌周期的猪肉价格雪上加霜,猪粮比价跌破6∶1盈亏平衡点,,相关部门出台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2012年, 按照预案规定,随着养殖亏损加大,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

猪肉消费需求快速下降,此外,价格进入下行期;进入下行期后,价格高点在2011年9月份,猪粮比价最高时10.47∶1,说明养殖利润越好,3月份CPI同比上涨2.1%,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相关预警信息,新一轮“猪周期”重新启动,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的降幅居前,有关部门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同时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

在价格上行期,近期出现的“漂浮猪”现象也严重影响猪肉消费,上海黄浦江江面出现大量漂浮死猪,2009年,2月中旬以来,响应采取调控措施, ,出台了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猪粮比价仍处于某个预警区域, “猪周期”又至 肉价狂跌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 此外。

导致后期供给不足,对生猪市场进行调控。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收储计划提供了最佳时机,导致猪肉消费下降,引发猪肉价格周期性暴跌暴涨。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