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圈也是一个生龙活虎的职场生态圈。前几天,郭德纲出现在了央视蛇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终审现场。这释放出一个什么信号?原因他曾扬言“终身不上春晚”。谁都知道,一个平台和一个艺人抗衡,力量孰重孰轻?然而,末日刚过,郭氏和央视的“梁子”就被高调消除了,这难道是双方“劫后余生”的“顿悟”?
还是那句老话:职场,永远没有共同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一句话就成“死对头”,职场不罕有。
之前全民热议20121221世界末日,网友们纷纷大表其“豁达”情怀。世界都要毁灭了,还有什么结不能解?可就是有那么一群人像年轻时的郭氏一样,是“一句话就成死对头”的典型代表,其名字就叫做“职场冲动型新人”。随着80、90后大批杀入职场,这群代表的人数也在不断壮大,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和谐氛围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其成了职场新人的职业发展道路上的第一大绊脚石,如不搬开,定必举步维艰。
职场之路,话太绝,路就窄。
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个阶段可分为输入阶段、输出阶段、淡出阶段,输入是指对知识、信息、经验的输入,输出是指输出服务、知识、智慧和其他产品。刚从校园踏入职场的新丁们,正是处于职业能力的输入和输出阶段的转型期,既有实操能力的输出,又有心理能力的输入,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能否有效过渡,决定着职业发展的高度。
但是,与此同时,职场新人又普遍存在着一个显著的特点:外向、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情绪容易产生也容易消退,感情外露。往往,新人口中就容易蹦出绝话,别人还没给你设障,你就先给自己的职业道路狠狠地关上门了。在此,作为职场新丁的你是否想问:“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属于这种冲动型员工?”你就可从下面列举的几条特征中自行识别:
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遇到令人气愤的事,不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
符合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