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很多人的青春都是这样被kill time的。
有一天,幸运降临,有一个项目和方案,第一次独立交给你做了,为什么呢?因为老板看了行业先锋单位的项目和成就,大受刺激,觉得差距太大了,必须改革,而因为你是专家,无论是“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空降部队,还是自学成才、具有实战经验的土鳖,反正这个机会给你了。
那么,你该怎么做?
一般来说,你肯定是按专家的眼光、经验、视野、专业等,做出来一个方案,然后先交大家评点。大家看后,无论专业团队还是老板指定的验收部门,都真心地说好,只要老板下决心按方案做,肯定会扭转单位的面貌。难得的是,大家不是敷衍忽悠你。
这时,也有人好心提醒你,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个方案好,但据我多年跟随老板的经验判断,这个方案太有新意了,和单位落差太大了,所以肯定不符合老板的口味,甚至不符号老板秘书的口味。要递交到老板那里,至少先要过秘书这一关,所以,你就必须改。那怎么改呢?
好心人一般也是热心人,一五一十帮你修改,然后说差不多了。你一看,不说惨不忍睹,至少也是把省长的级别降到村长了,就像你设计了一个埃菲尔铁塔,他给你改成了村里的水塔了,因为改出来的东西是好心人喜欢的东西,而他就是本着在单位多年的经验,秉持单位持久的风格和标准修改的,所以,方案和目前该单位现有的方案每什么本质区别。
这个修改你肯定不会同意,如果要这样的一个方案,老板就没必要找你了,用现成的就可以了,就是因为老板觉得目前的方案没新意,需要改革,才任命你来做。至于好心人说的“和单位落差太大了”的难题,使你想到了当年的贝聿铭。他给法国凡尔赛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也是石破天惊,和周围的古典建筑落差很大嘛,虽然当时招徕种种阻挠和非议,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是也成为经典了吗?如果依据老传统、老思维作为标准,这个天才的设计肯定胎死腹中了。想到这里,你谢谢了好心人,但没有听他的,而是坚持把自己的方案递交给最后一关,让秘书转交老板。
秘书一看,满面忧郁,很替你担心,因为以她多年跟随老板的经验判断,你改革的想法太新了,风格也不符合单位多年来的传统,觉得老板肯定会发火,耐心劝你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