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岗位员工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岗位员工的本质特性是什么。
所谓岗位员工,简单地说,也就是被选派到特定岗位上,担任一定角色,承担相应职责的人。一个人应聘被选中进入企业组织担任一定角色,在一定岗位上承担相应的职责,他也就成了这个企业组织的一个岗位员工。即使他是企业投资人之一,只要他进入一个特定的岗位,承担相应职责,并通过自己的劳动以获得报酬,他也就成了这个企业的一个岗位员工。岗位员工和员工是近似概念,其不同仅仅在于称为岗位员工是强调他必须担任一定角色,承担一定的职责,不是只拿钱不干活的特殊员工。
1、岗位员工的共性。
尽管岗位员工作为自然人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作为企业组织的一个特定分子存在的,却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特性。无论他们各自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身份、作用上有多么大的不同,都不例外。这种共同特性,可主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A.他们与企业组织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依附关系,都是自由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离开这特定企业组织而另谋高就,并且也没有人能阻挡。
B.他们都是具有自我意识,其行为活动仅仅是寻求自我肯定的主体性存在。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进入一个企业组织,更不会不求回报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能和精力。
C.他们在企业组织中的行为目的,要受到企业发展价值目标的限制,他们的活动必须服务于企业发展价值目标的达成。
D.他们在企业组织中的活动,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自然人个体进行,而是作为企业组织的一个分子、一个细胞进行的,在企业组织中活动的结果,无论好坏,最终都得由企业组织这个整体承担相应的责任。
E.他们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能力,能为企业发展价值目标的达成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是他们进入企业组织特定岗位的门票。尽管这种能力在内容和形式上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别。但没有一定的能力,就不能进入企业组织特定岗位,担任一定角色,企业组织不会收留任何一个对企业发展毫无用处的人。
2、岗位员工之间的差异。
尽管岗位员工有五个方面的共同特性,但这些共同特性并不能抹煞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他们毕竟又是一个一个特定的个体。这种差异可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A.他们个人所寻求的最终价值并不完全相同。他们进入企业组织,并不完全是为了同一目的,而是都有自己的追求。并且这种追求,都是他们自己的一种价值选择。尽管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影响他的价值观念,但任何一个他人都无法把价值观念强加于他。
B.他们在兴趣偏好上,可能有自己的特点。任何一个人都不免有自己的个性,企业组织不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岗位员工都变成千孔一面的模式化的概念人。
C.他们的角色行为和职责也不完全相同。他们的行为和职责是根据企业组织的要求设定的,是从不同的方面服务于企业发展价值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