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管理培训 > 名人访谈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六旬“花痴”20多年潜心培育出7种牡丹新品种

来源: 中国养猪网   2012-11-16 10:24:28   查看:  次

中国养猪网讯:

  本报邯郸电(通讯员李运强记者陈正)他一生钟爱牡丹,20多年潜心培育出7种新品种,人称“花痴”;他种养的牡丹两次深秋季节花开二度,与菊结友,同梅争妍,昭示盛世;他有两个心愿:一是出一部牡丹诗影集,二是让牡丹走进千家万户。

  只要提起牡丹,人们一般都会想起河南洛阳,还有山东菏泽。然而谁又会想到在冀南平原古老的漳河故道上,一个肥乡农家田园中,也有与洛阳、菏泽牡丹相媲美的黑牡丹、绿牡丹和“花王”、“花后”。这个牡丹园的主人就是肥乡县65岁的退休干部张文祥。他说牡丹园不仅给乡村带来了美丽,也给人们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家牡丹园引来四方游客

  进入四月下旬、五月初,正是张文祥老人的庭院“牡丹园”牡丹盛开的时节。日前,记者慕名来到位于肥乡县三里堤村张文祥老人的牡丹园。

  这是一片占地1.8亩的普通农家庭院,牡丹园就位于院中央偏西位置,约8分地大小,园内有黑色的青龙卧墨池、绿色的绿幕隐玉、黄色的金阁、红色的大红点金、粉白色的玉楼点翠和紫色的魏紫等100多个花色品种,500多株牡丹,其中株龄最长者20多年。

  花园主人张文祥老人介绍说,今年春季气温较低,植物生长较慢,牡丹也推迟了开花期。“五·一”假日前后,每日到他这里赏花的都不下百人,其中不仅有邻村的农民、城里来的白领,也有结伴而来的驴友、学生。“痴迷牡丹”的土专家

  今年65岁的张文祥自幼喜好花草,初次接触牡丹是在10岁时,那时村里有个杜姓邻居家种着“猫蛋花”(牡丹),每天放学后,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去邻居家玩。时间长了,邻居就送了他几粒种子,他高兴得如获至宝,连蹦带跳地跑回家。

  1995年10月,张文祥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认识了河南洛阳牡丹集团庆发园艺公司总经理张发庆,张发庆建议他发展牡丹种植。博览会后,他立即坐车到洛阳,购回16棵牡丹苗。此后,他成了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牡丹花会的常客,而每次最大收获就是带回一些新品种。现在,张文祥的园子已经有近200种花花草草,他也被人们戏称为“花痴”。一时间,赏花的、学艺的人络绎不绝。

  张文祥对花的喜爱还表现在牡丹知识研究上。多年来,他除了拜师学习,还养成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先去新华书店转转,发现有关牡丹方面书籍就买回来仔细研读。8年间,购得不同种类牡丹图书、音像制品30余部。

  痴心育花誓让牡丹进入千家万户

  张文祥喜欢古今赞美牡丹的作品,自己也创作了90多首诗词、拍了上千张牡丹照片。“国色天香香千里,牡丹富贵贵万家”、“门若显富贵,庭院栽牡丹……”都是他有感而发的。前几年,二儿子结婚时正值牡丹盛开,他看到花丛中蜂飞蝶舞,一对新人幸福地享受亲朋祝福,顿时灵机一动,提笔写下《牡丹花开迎新人》:“门前两盏红灯明,鞭炮声声迎亲朋。新人悄把盖头开,喜看院中牡丹红。”

  “国运昌时花运昌”。张文祥说牡丹是“花中仙子”,最通灵气。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他种养的牡丹“咸池争春”和“粉中冠”两次在深秋时节花开二度,喜迎盛世,引来众人围观并啧啧称奇。 说起未来的打算,张文祥告诉记者,一是在他完成创作第100首诗的时候,能够出版一部诗影集,把20年所写的诗、拍摄的牡丹照片以“图文相映、诗照搭配”的形式,合集出版;二是在他有生之年,让牡丹走进千家万户。

    (文章来源:燕赵都市网)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