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我没有接受过别人想利用组织给我的职权谋取私利送的礼品;没有在单位各种投资项目中接收过任何好处费;没有用单位公车为个人办过一件私事;没有利用职务为家人行过有损党的形象和国家利益的方便。”2005年4月1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农办组织的农口厅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新疆畜牧科学院原院长郭志勤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毋庸置疑的语气讲述着他担任副厅级领导干部时,在把握、运用权力上公私分明的做法。
1990年至1996年郭志勤担任院长6年间,单位几次建住宅楼,他坚持让别人住好楼层,他们老两口一直住5层。
学术上取得成果,他常常让成长进步中的年青人排名在前。
完成课题发奖金,他经常分给自己最少的一份。甚至没人知道,有时他给自己的奖金袋空无一文。
捐助灾区和困难同志,他常是全院捐款最多的人。
他辅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4人。他弟子中有5人晋升研究员,8人晋升副研究员,8人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40多人出国深造。一批畜牧科研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骨干在他培养辅导下蓬勃成长起来。
1959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到西藏和新疆工作,并在志愿表中写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
经过几年的摸索,针对卡拉库尔羊羔皮珍贵而该羊以产单羔为主、数量增长率低的问题,郭志勤引进多胎高产湖羊,对卡拉库尔羊成功进行了多胎性培育,使产羔率从103%提高到167%,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975年,他正式开始牛羊胚胎移植试验。经过10年艰苦摸索,1986年该项研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他又创造出冻胚分割同卵双生犊牛和四分胚羔羊2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成果。目前,胚胎移植技术已在全区45个县市推广,新疆生产的胚胎销往20个省区,创造经济效益2亿多元。由他首创发明的绵、山羊胚胎移植3分钟内完成的简易方法,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方法”。
近年来,为适应新疆奶业快速发展需要,年届69岁的郭志勤一心致力于奶牛性控技术推广成本过高难点问题的研究。
郭志勤说:“虽然我已年近古稀,只要新疆畜牧业需要我,畜牧科研工作需要我,我就一直工作到干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