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网讯:
价值中国:在过去十年时间里,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从2003年的2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了2012年7月的91万亿元人民币。今天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过去多年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杨帆:1990年汇率1比5有美国人说,购买力平价算就不是1比5,应该是1比1。长期汇率水平由两国物价水平决定,物价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一美元在美国买的东西和一块钱人民币在中国所买的东西,在1990年差不多。算400多种代表品,每年都算做加权平均,美国人用大量课题费算,战略评估中国到底国力有多强。按1比1中国GDP1990年超过日本,不是在20年之后,2009年才超过日本的。
后来中国物价年年上升,保持在1比4到1比5,就是说还要升值。国内物价水平上升,人民币贬值在国内贬值,为什么在国际上还要升值?
房价涨的这么厉害,CPI不包括房价。在国际上房价都不算物价指数,房租算,说明住宅本质上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即使自己住也一样,相当于自己买房子租给自己住,是投资行为。按这道理中国房价肯定太高,房价超过房租20倍,说明投资20年也收不回来。
房价老不跌,房租必定大涨。大家能不能租的起?过几年控制不住,必定有重大泡沫经济兴起并崩溃。这是中国经济最危险的,因为住宅本质上不是消费而是投资,20年投资收不回来,说明投资是亏损。
中国国力比现在GDP表示的要高,主要是大量第三产业没有统计到GDP。社会上老说政府是虚报指标,其实不足的部分远远大于虚报。中国的国力真是很强。
货币对内贬值,长期来说对外价值也应贬值,这就是购买力评价的意思,长期来说两国货币比价要由国内价值决定,货币在国内不值钱,在国外也不值钱,是长期趋势。
但在十年二十年里,往往相反。1994年以来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以后至少升到1比6。国内的物价一直在上升。这在发展中国家是常态,发展中国家原来物价水平太低,特别是第三产业价格低,制造业生产率由于引进外资提高太快,出口增加快,就压汇率升值。国内物价还是不断上升。
可贸易品(主要是出口产品)价格不断下降,非贸易价格不断上升,造成货币内外价格矛盾运动,对外价格就是汇率,进入一个升值时期。国内物价水平不断上涨,货币在国内购买力不断下降,这就叫做对内贬值,对外升值。
前16年人民币大幅贬值两个原因,一个是体制改革,这段历史讲起来就很有意思了,就是我年轻时经历的。讲这段人民币贬值的过程实际上是讲中国改革前16年过程,计划体制,物资体制,外汇管理体制、外贸体制、价格体制联动。用十几年时间使国内价格汇率水平和国际市场接轨,人民币肯定是在不断贬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