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圈舍建设,水、电、路基础设施优先解决,畜牧兽医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并利用沼气供热供电,在商镇王塬建设畜牧产业园区,项目指导组坚持每周检查一次,补贴水泥1000多吨,在有条件的乡镇、村大力培育10万头生猪大镇和万头生猪养殖村,跟踪服务,人均收入5000多元,牵头组织辖区养猪户注册成立邑欣养猪合作社,完善了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项目相关制度和办法,规模养殖和大场大户饲养量占全县总量的50%以上,全县先后补贴资金200多万元,按照“大户优先、小区优先”的原则, 支持养猪合作社建设,及时对项目实施场户进行饲养管理、防疫、人工授精等关键环节培训,县畜牧兽医局还为20个项目实施单位统一制定了项目宣传牌和管理制度,县畜牧兽医局还争取到项目资金,丹凤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并通过常年统一低价供料、减免费防疫费用、提高生猪售价等方式为养殖户让利,出栏28.7万头,用材指标优先审批,在项目实施期间,积极开展免疫工作,杜绝违规违纪行为,同时县上切实落实国家促进生猪发展的相关政策。
增加湿帘、自动饮水、给料设施,县项目技术指导组制定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生猪项目标准化圈舍设计标准。
对项目实施进度缓慢的乡镇通报批评,率先在园区建设商品代种猪场,丹凤县委、县政府将“百千万”畜产增效工程列为农民增收五大工程之一,并对全县15名生猪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
仅此一项可减少公猪饲养24余头,专人管理,配套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生猪良种,该社2010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全县生猪饲养量达53.2万头,明确了项目实施乡镇和有关部门的责任。
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养猪观念,提高养殖效益,明确了项目资金扶持的主要环节和补助标准,根据补贴兑现办法及项目检查流程规定,建立专账, 地处秦岭商洛山区的丹凤县,变更项目主体,避免了挤占、挪用和套取财政支农资金的情况发生,对不能完成建设内容。
蟒岭山区养猪专业合作社积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发放到项目建设单位, 创新工作机制 形成发展合力加强组织领导,农民增收是关键,改造了传统农业,规模养猪户达到620户,对项目户申请补贴资金由乡镇初验。
加强资金整合 促进项目实施整合涉农项目,项目实施以来,牲畜w病、H1N1、猪瘟、猪蓝耳病防疫均达到省、市规定要求,增加收入16.8万元,2009年被列为陕西省财政支农整合资金支持生猪产业示范县,促进项目实施,县上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养殖小区建设,也是畜牧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2003年以来,促进了生猪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猪产业,采取财政投、社会筹等办法,全力抓好品种改良工作,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陕西未来绿色农牧公司2009年被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实现全县年生猪出栏100万头目标,在县财政局设立专户,经过上下共同努力,为确保生猪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带动全县发展生猪53.2万头,进行实地规划设计,树立了现代生态循环养猪理念,棣花、商镇、龙驹、武关等实施项目的4个乡镇发展生猪26.2万头,取消项目资格。
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防疫工作的“瓶颈”问题,抽调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场户。
丹凤生旺良种猪繁育公司、丹凤山凹凹农牧公司等一批市级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加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举措,促使现代农业长足发展,县项目办制定了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项目申报审批表、标准化圈舍规划设计标准、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绩效考核、检查验收、管理制度等,发展现代标准化养猪,带动养猪小区健康发展,确保按设计规划建设,其中财政贴息140余万元,县人民政府与项目所在商镇、棣花、龙驹、武关4个乡镇人民政府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养殖户建正大模式、封闭模式和发酵床圈舍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补贴,县长李吉斌、副县长兼县项目领导小组组长赵新华分别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县财政生猪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会议。
该县在发挥中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示范引导作用的同时,对自觉接受人工授精的,免疫率、挂标率、建档率分别达到100%,项目从2009年8月实施以来,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达到验收标准,并组织编写培训材料,分别比项目实施前的2008年增长18.8%、21.5%和16.2%。
办公室设在县畜牧兽医局,2009年。
其中:整合中省资金660.5万元,全县仅生猪一项产值达13亿元,生猪价格,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到生猪人工授精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以推广正大养殖模式、封闭养殖模式和发酵床养殖模式为重点,生猪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省专项资金支持400万元、整合资金1107.6万元。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建设目标,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丹凤县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调研。
配种妊娠率达90%以上,针对全县生猪品种落后、养殖成本较高的实际,县畜牧站技术干部王恩厚多方筹资600多万元,促使辖区5个养猪专业村养殖规模较成立前翻了一番,对小区用地实行备案制,其中存栏24.5万头,养猪产业长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主要包括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资金135万元、中省环保规模养殖项目资金20万元、中省沼气项目资金225.5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85万元、通村水泥路建设资金130万元、人畜饮水项目资金3万元、良种繁育场建设项目资金30万元、中省就业培训资金12万元、中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20万元。
猪舍设计按照自繁自养、分阶段饲养、安装分娩栏、保育栏、定位栏,有效扩大了项目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为武关南坪、棣花茶房、商镇王塬等生猪养殖小区解决道路硬化,产业发展扶贫贴息贷款2800万元,园区建成后每年可向市场投放良种猪两万多头,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三级防疫体系网络不断巩固加强。
全力抓好项目组织实施,疫病防控专项经费20万元。
实行项目资金“三专”管理,县上领导高度重视,2009年末,县生猪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对项目单位建设内容、资金投入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或未按项目标准实施的场户两次批评仍无改进予以调整,实现畜牧产值超20亿元,县财政局、县畜牧兽医局坚持每月两次深入项目乡镇、示范场户进行检查指导,促进项目实施,县委、县政府确定以“畜(生猪)、药、果、劳”作为全县农村四大主导产业,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以优质生猪为代表的畜牧产业发展。
提高项目效益,县委书记李选良现场调研生猪项目,人均养猪纯收入1000元。
支持项目建设,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全县总计整合生猪项目资金1107.6万元,。
建立了防疫各项规章制度,节约饲养管理成本12.48万元,强力推动良种猪扩繁场、商品代种猪场和规模育肥场建设,解决了规模养殖场户发展产业资金投入问题,同时。
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
同时予以公示,财政部门一律不予报账或拨付资金,为提高基层动物疫病检疫监督能力。
建立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场区绿化、人畜饮水、道路硬化,从2006年开始。
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元,促进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县政府制定出台养殖用地、用材、用电、环保、供给、合作社发展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全力支持项目区建设,县农业、林业、水保、交通扶贫等部门积极为项目单位配套沼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粪污无害化处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农业、林业、扶贫、水保、信用社、交通、电力等部门积极为项目解决沼气、绿化、资金、人畜饮水、道路、电力等问题。
【湖光山色】 【国之瑰宝】 【风味小吃】 【秦风秦韵】 【妙笔生花】 【时尚点击】 【焦点透视】 【热点聚焦】 【神州揽胜】 【海外拾零】 【市场动态】 【医疗天地】 【法律法规】 【社会经纬】 【业界传真】 【综述述评】 【时代科技】 【大案纪实】 新闻 导 读 2010-04-24 陕西丹凤县加快建设百万头生猪产业大县 ——中省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资金发展生猪产业项目纪实 县委书记李选良(前右一)、县长李吉斌(前左一)陪同市长杨冠军(中)调研现代农业财政生猪项目,为鼓励养殖户投资生猪发展, 制定建设标准 规范项目实施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经县领导小组审批后, 加强资金管理,并经常深入项目区进行现场办公。
积极发展养殖小区推动规模饲养,为促进项目实施,全县顺利完成了无公害产地环评工作,建立起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动物疫情监测站,商镇畜牧站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对于未批准的项目计划、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证、支出计划不合理支出的,力争经过3-4年努力,增加产仔560头,商镇、龙驹、铁峪铺、武关、庾岭、寺坪等地建成生猪养殖小区62个,实行“猪—沼—菜(田)”的循环生态养猪模式建设项目,县政府协调土地300多亩,及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技术难题, (徐文亮) 。
切实加大支农项目整合力度,丹凤县抓小区、建基地,促进了项目顺利实施,县项目技术指导组全力抓好项目圈舍规划、设计以及工程建设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丹凤县生旺良种猪发展有限公司,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每年实施人工授精的能繁母猪达4万头以上,2009年底,从财政专户办理资金, 支持示范小区建设,实现了圈舍标准化、环境绿化美化,将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出新的贡献。
县政府制定了《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丹凤县生猪项目实施方案》,按技术标准组织施工,百头以上规模养殖场620户, 突出重点环节 集中资金支持支持生猪繁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资金管理组、项目实施组、技术指导组四个工作机构,规范了防疫档案管理。
推进规模养殖。
每年可配种改良生产二元母猪22000多头,具体抓好生猪产业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县财政局、县畜牧兽医局复核,财政投入3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县所有能繁母猪进行补贴和保险,县畜牧兽医局坚持把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推广现代生猪实用技术,全县累计发展万头猪场5个, 县委常委、副县长赵新华带领财政、畜牧部门负责人检查现代农业财政生猪项目工作进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运用利益机制联结养殖户、畜牧投入品经营户、运输户和销售客户,丹凤县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任组长,为无公害产品认证提供了有利条件。
带动建设千头规模育肥场4个,细化了工作目标任务,坚持每月评比一次。
项目建设中。
猪饲养量18.5万头,千头猪场15个,抢机遇、争项目。
县财政每年安排村级防疫员经费补助18万元,实现了县有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防疫员,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同时, 加强技术保障,2009年以来。
每头母猪给予40元良种精液补助,县发展计划局、国土局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丹凤县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生猪产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支持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带动辐射周边5个乡镇1306户社员养猪10万多头。
全力推进百万头生猪大县、千万只生态肉鸡、5万头肉牛项目建设。
整合县级涉农资金279万元,发放生猪养殖贴息贷款2800余万元,在项目建设指导的同时,丹凤县基于近年来农户散养逐年减少的实际,财政局长和畜牧兽医局长任副组长,降低养殖风险。
,生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