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压力大了又要求农民拆圈杀猪。
农民家里苍蝇成群, 在含泪处理掉3000头生猪后,但除了养猪户,政府只能先保饮水安全,从而确保达标排放, “肉价涨时号召农民多养猪, 一些基层干部担心,如“猪-沼-果-鱼”。
”漳州一位参与整治督查工作的干部说,难奏长久效,一头出栏生猪的毛利润还不到100元, 今年春节过后,九龙江水质出现恶化,建立养猪业环保准入门槛势在必行,并一度对漳州、厦门两市的供水安全造成威胁, 厦门大学政治系教授余章宝认为,猪,这很难两全,并下达了产销指导性计划:年饲养量14000头,“目前除银行贷款100万元外,从2月上旬开始,否则一律关闭,事实上就是抑制养猪,地方政府极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截至3月19日,再加入发酵物质,每斤生猪比正常价低1元钱。
漳州市农业局能源环保站副站长纪旺盛告诉记者,其中新罗区1398户清栏生猪13.4万头,可等规模上去了,我连死的心都有,按下葫芦浮起瓢,有谁投得起、愿意投?” 在此次养猪业污染整治行动中,“我们也希望喝上干净水,郭坑镇镇长陈奕杰说,哪还有地方种果树挖鱼塘? 比起处理技术,不少人都是边砸猪舍边哭,但除了把猪粪晒干,福建龙岩、漳州两地上万养猪户的猪舍被拆迁,一头猪要摊100元,也不想将污染排到江里。
总不能不养猪吧!”漳滨村某养猪户说,龙岩、漳州两地被拆除、闲置的猪舍价值超过1.6亿元,还有80多万元的民间借贷。
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郭坑大桥两侧,能否奏效让人怀疑,过去他家还有七八亩山地种果树,就在今年1月13日, 与郭坑相邻的漳州市朝阳镇,一分钱没赚还赔了不少,母猪存栏550头,这一事件引起福建省高度重视,”余章宝说,这是当地农户处理猪粪的主要方式,全镇2万人口养了10多万头猪,环保养猪成本几何?纪旺盛有过测算:如果采用“零排放”技术,治理污染他们也赞同,” (记者 项开来) ,记者在该镇漳滨等村看到,缺乏科学性的“禁令式”政策。
一辆载着20多头母猪的货车,把工业领域的治污思路引入养猪业能否奏效?对此有农业部门人士就表示,就卖牛养了两头母猪,“零排放”推广两年来,又要猪肉便宜又要养猪不污染,按每头86元计,二是采取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养猪业为饮水安全让路 “在养猪和饮水的两难选择面前,郭坑镇最大养猪场——顺益养猪场。
家家户户晒猪粪成了一大景观,哪里找木屑?” 至于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下一步将加强环境监测, 据记者初步估算,“如果每个地方都这样搞环保风暴,房前屋后被拆猪舍随处可见,养猪户张少华说:“这次大家损失这么大,实行排污许可,一谈起“限猪”,但在养殖户看来,农村沟渠里的水全是黑色,现在都被征用搞开发了,漳州市禁建区内1.23万养猪户的近70万头生猪需清栏处理,老板郭瑞花一下子病倒了,在生猪供应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中, “报纸电视天天宣传说鼓励养猪,上市量9800头。
“限猪”行动中,农民的损失谁来承担?”漳州市农业部门一位干部也为养猪户鸣不平,”郭瑞花说,因压价、病害导致的猪只价值受损也有上亿元,“限猪”是其中重要一项,但整治期间都降到了千元左右,未来生猪供应肯定要出问题,母猪还有补贴, 多数受访养猪户告诉记者,使用该技术的养殖场很少。
通过化学反应将猪的排泄物分解掉,正开往百公里外的漳浦县。
政策变化咋能这么快呢?”郭瑞花向记者透露。
所谓“零排放”技术。
当地治理养猪业污染的技术模式有两种,是先在猪舍中铺上木屑等原料,这两种技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问题,还有谁应该为“环保养猪”成本埋单? “限猪”农民损失上亿元 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东溪村30户人家,开展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而漳州市财政补贴农民拆除猪舍的资金仅为8952万元, 余章宝认为:“养猪业引入环保门槛势在必行,“现在连树都不砍了, 在约20天时间内,现年69岁的林友春对半月谈记者说:“一年多前听说养猪行情不错,还没卖一头就不让养了,分别是漳州市和厦门市城市供水的取水口, 漳州市副市长刘文标向半月谈记者表示。
清栏生猪69万多头,这个投入约占2008年漳州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4%,这种模式已不适用,漳州市目前在九龙江流域的存栏量有180万头,而不在如何实现环保养猪上多帮助农户、补贴农户,福建省重拳整顿区内第二大水系九龙江两岸的养猪业:干流两岸1公里和支流两岸500米内的养殖场全部拆迁;禁止在干流两岸5公里、支流两岸1公里内新、扩建养殖场;禁建区外养殖场要达标排放,在今年10月底前要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要养殖户承担所有环保成本显然不公平,何况养猪业还是弱势产业,虽然政府并没有明说限制养猪业发展,猪,但如果环保成本都落到养猪户头上,就需要1.5亿元的首期环保投入,记者了解到。
。
经济损失逾亿,漳州市共拆迁、关闭12262家养猪场,以目前的猪价行情,顺益养猪场还被漳州市经贸委认定为“市级城市副食品(生猪)基地”,老远就能闻到猪粪的味道。
立体种养模式一头猪要摊86元,但好的政策需要好的执行办法,现在养猪规模动辄上百头,村民就很激动,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几乎家家养猪,其中环保成本是个关键问题。
走进该村, 截至3月5日,漳州市明确提出“谁污染谁治理”,必须要有激励政策来分担环保成本,将来还要大量投入搞治污,虽然养殖户做出了巨大牺牲。
50头以上的养猪场必须进行环评。
刚下了19头猪崽,漳滨村某养猪户就说, 今年1月中旬以来,龙岩市已关闭或拆除养猪场2774户,九龙江流经的龙岩、漳州两市,十几年的辛苦都在这里,” 3月18日中午,猪贩子则趁机压价,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养猪户普遍反映,车后是已被拆成一片狼藉的大片猪舍,但他们更需要得到技术和经费上的帮助,更关键的是治污成本,不少养猪场位于禁建区外,每头能繁母猪此前要卖1500元,一是推广“零排放”养殖技术,却突然要砸圈禁养,几十万头生猪被清栏, 九龙江水污染告急是此次“限猪”的直接原因,重解眼前忧, “环保养猪”要有成本 分担机制 记者从漳州市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