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溪村:科学养猪 带富村民
2011年8月8日 09:17 东阳新闻网
一个小山村有十五六个养猪场,年销售肉猪数千头——
二十多年来,南市街道紫溪村养猪业稳步发展。如今,该村建有十五六个养猪场,规模小的有存栏生猪60来头,规模较大的有200多头,规模最大的有存栏生猪1000来头。全村年销售肉猪数千头,不仅缓解了当地百姓食 肉难的问题,还向猪肉市场提供了货源,更为村民发家致富带来了渴望 。
那么,一个仅400多户农家的小山村,其养猪业缘何能经受住市场肉价震荡的考查而稳步发展呢?
饲养员都是兽医
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该村养殖户们积存 了丰富的抗风险体会,他们非常器重科学养猪和生猪疾病的防治。“每位饲养员都是兽医,一样 的猪病都会医治,这不仅节约了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大大提高了生猪的成活率和出栏率。”该村村民邵建军说。
又当饲养员,又当兽医,紫溪人反常 能食 苦,对养猪感爱好 ,他们从不嫌弃养猪是一份脏活、累活。这是该村养猪业一直红火的重要因素。比如村民邵亦正,这些年来,他的养殖场年均存栏生猪有800头左右,其中能繁母猪的就有60多头。这么一个规模的养猪场,仅夫妻两人办理 ,劳动强度可想而晓 。近段时间,正值高温酷暑,邵亦正赤膊着在猪棚里办理 24头怀了孕的猪妈妈,没喊一声累。
养猪要精打细算
一样 散户养猪是从市场里买成品饲料的,价格自然就高了。而紫溪村的养殖户们,则是从产地直接购买半成品饲料——玉米,再自己进行深加工,添加米糠、麦皮等制成饲料,并且,他们一样 都是抱团摘 购,一次就购十几吨,价格能优待 不少。这样精打细算,使得养猪有了利润。
该村邵荣娟办养猪场是从一头母猪起家的。为了节约成本,她从来不来 别的地方买小猪,所有小猪都是自家母猪繁育的。过去,没有公猪,是出钱借南马镇一养猪场的公猪交配的;后来,为了节省开支,她自家买了一头公猪。现在,邵荣娟养了200多头猪,有14头母猪,每年出栏肉猪约300头,逐步 形成了规模。
生态养殖创效益
紫溪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对发展养猪业十分有利,山林多、农田多、水塘多,便于综合消化利用猪粪。
近年来,该村非常器重生态养殖,养猪户也搞起多种经营,走上了致富路。比如,养猪户邵宏弟种植了800多株梨,因果树肥源充足,养猪论坛 ,梨子丰收,每年有几万元的连带收入;养猪户邵建军,用猪粪给田藕、水稻、玉米、席草等农作物施肥,一年省下的肥料钱就是上千元。养猪户们还把余外 的猪粪无偿提供给非养猪户的承包田使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