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食 鸡肉、猪肉真的“等于自杀”吗?农业专家表示,这种说法不成立,是一种误解。
日前,一篇名为“农妇告诫:在中国食 猪肉等于自杀”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其帖文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了含有大量激素、尿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催长,养五六个月就出栏了,长期食用这些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而在上周,中国经济网也报道称,山西养殖户使用激素质鸡,45天即可出栏。上述传言和报道引起极大关注甚至恐慌。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本报摘 访时表示,其实,不用激素白羽鸡也可以来 达45天出栏,现在最快的33天就可以出栏,这主要是鸡的品种所致。随着遗传血液技术的发展,有些鸡种成长速度很快,这是常态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教授杜立新也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误解是源于传统观念。“过去养猪一年才出栏,大家不了解为什么养殖速度突然提高得很快。其实现在的生猪养殖和过去已大不一样,通过品种改良、大规模养猪,控制通风、湿度、温度、光照等原因,仔猪3个多月就可以来 达100公斤。
农业专家否认“食 猪肉等于自杀” 用激素喂猪鸡并无成效
至于饲料在养殖中所起的作用,农业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熊本海介绍说,生猪行情,现在的猪饲料主要靠能量和氨基酸的平稳 来 达使猪增肉的成效。饲料中还包含保健药品和国家答应的添加剂。猪食 后增重长肉,使之转化为动物蛋白,即人体所食用的猪肉,并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鸡种本身的成长快,如果再加上饲料营养搭配合适,把饲料转化为肉的能力发挥来 极致,那么2斤饲料可以长出1斤肉,这样33来 45天就可以长来 5斤。”朱毅说。
那么,关于添加激素促进鸡、猪生长的说法是否有根据呢?朱毅表示,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添加激素对于促进鸡、猪的生长并无成效,而且容易增加 鸡患心脏病腹水风险,加上激素的价格也很贵,成本大于收益,这种事养殖户是不会做的。
熊本海表示,激素只有摄入血液里才有效,加在饲料里基本无成效,没必要使用。现在通过猪品种的改良、饲养技术的进步,猪的生产速度已可满足生产预期,养殖者也没有使用激素的驱动。农业部已制定有《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对添加剂的使用数量、休药期都做了严厉规定,禁止使用激素,这些法规甚至媲美国的法规都要严厉。
杜立新则指出,之前也曾有养殖户在养猪时违规使用过激素,瘦肉精事件后,现在各部门都在严厉观测和抽检,饲养场有抽测,屠宰后上市时还要抽查。其中饲料添加激素由农业部畜牧业司来监管,形成猪肉产品后则由产品质检部门来监管。只有在观测覆盖范畴之外的农村小市场的猪肉里才可能存在激素。
“激素是肯定 没加的,抗生素是加了一些。但只要把抗生素的药残期把握好,对人体也不会有什么损害。”朱毅说。
那么,是否存在养殖户往饲料里添加尿素、安眠药、高铜、砷的情景呢?熊本海的归答是:高铜主要使用在仔猪身上,能够减少仔猪下痢,提高饲料利用率,使猪的粪便变黑、变干,促进仔猪生长。但是当仔猪长来 30公斤以后,高铜促生长的功效就没有了。砷现在称为砷制剂,农业部明令禁止不能使用。
安眠药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猪的运动,使猪“食 了睡、睡了食 ”,长得更快。但是这样的猪肉味道不鲜美,并不为市场欢迎,所以现在添加安眠药的方法养殖户一样 已不再使用。
至于尿素,养猪业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王立贤表示,养猪添加尿素没有任何作用,牛羊食用少量尿素会有一定作用。尿素含氮,会被牛羊瘤胃微生物所分泌的脲酶分解,被合成蛋白质从而被消化吸取 ,而猪则没有瘤胃,因此不具有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