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周琳、俞丽虹)“该扩群的时候扩群,该压缩时压缩,有了三张‘曲线图’,破解‘猪周期’风险可以说‘八九不离十’。”上海市奉贤区燎原农场养殖大户毕波充满 自信地对记者说。 毕波兼有两个身份:上海市种猪场场长、7万多头商品猪的养殖大户。 1993年就开始养猪的毕波,号称自己已经历了5个“猪周期”。“该赚的钱要赚,该有的风险要担,开心过伤心 过,总结出一套小窍门。”说起规避“猪周期”风险,毕波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介绍着他的三张“曲线图”。 第一张“曲线图”是猪肉行情走势图。毕波给我们展现 了他的图表:从2006年7月价格触底反弹来 2008年10月涨至最高峰,上升期历时21个月;再来 2010年5月猪价进入谷底,历时25个月。“每个猪周期平均40多个月。来 2011年8月,猪价上行已近18个月了,我分析年底前后可能会涌现拐点。”毕波说。 第二张“曲线图”演示的是种猪行情对猪价的影响。种猪卖得火,8-10个月养殖周期后猪价必然要下行;种猪卖不出去,养猪网,周期后猪价自然归落。“2008年猪价上涨的时候,大家都排队疯一样地夺 猪,按标准规格60公斤才出售的种猪,60斤就有人夺 着买。”毕波说,这几年国家大力扶持规模化养猪场,现在养猪户理性了很多;虽然上半年猪价一直上涨,但来买种猪的还是会计较价格、体重。 第三张“曲线图”是饲料供应量。“我和几个大饲料厂的厂长天天打电话。”毕波说,如果饲料厂供不应求,解释生猪存栏量多,猪肉价格会下行;饲料厂生意冷清,存栏量少价格就会上去。 毕波凭着对“曲线图”的把握,会在上升期后半段开始剔除 母猪、调整猪群结构,而在归落期后半段扩群补栏。在大起大落的猪价面前,他的养殖场都安稳 地度过了。 毕波认为:“养猪是一个民生工程,因此需要政府超前性和预见性的支持和引导。”比如,生猪的疫情防治、养殖信息的公布发布和风险预警、养殖业标准化改造工程等大量工作,都需要政府大力推进。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市一直在大力推进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主动探索和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监管,保证 主要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