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当起了“猪倌”。
“以前连真猪都没见过,没想来 这个暑假和猪相处了整整一个星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的贺亚婷说起这段养猪的经历语气还挺兴奋。今年暑假,她和另外16名学生组成了一个社会实践小分队“梦想起航”,来来 浦口体验了养殖无公害山猪。队员中不少人都是城里生城里长的“少爷小姐”,只食 过猪肉没看过猪跑,不过一星期下来,割草、喂猪都干得顺手。养殖无公害山猪的“老板”也是自己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养猪小分队”的队员们也向他讨教了一番。
进小猪“卧室”还要消毒
“养猪场在浦口区石桥镇,我们一队人坐了好长时间的车,进入养猪基地放眼望去绿色一片,对我们来说就像世外桃源一样。”队长胡君行归忆起第一天达来 养猪场——南京菁凯公司的情况,“实践队伍中不少同学都是来自城市,没有见过小猪生长过程,更不用说喂猪了。”一切都安排 好后,菁凯公司的工作人员带领 大家参观起小猪的“卧室”。一进大门,养猪论坛 ,工作人员就请求大家进入消毒室进行消毒,原先 ,养猪场主打的是“无公害山猪”,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过。
“印象中的猪应该是白白胖胖的,但第一眼看来 养猪场的猪时吓了一跳,怎么一个个都黑不溜秋的,长得也不好看。”听了工作人员一番介绍,队员们才费解来 ,原先 猪也分很多种,眼前不起眼的“家伙”还是江苏省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镰刀屠刀分不清楚
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所有人都充满 活力地迎接起第二天的任务。远远瞧见工作人员拿着刀走过来,大家都大食 一惊——才来第二天呢,就要杀猪?看着“花容失色”的大学生们,工作人员也笑了,“这是镰刀,不是屠刀,我们这是要给小猪割嫩草去。人家养猪食 剩菜剩饭,我们这养猪食 的是青饲料,没草也不行。”走来 牧草区,工作人员熟练 地挥起了镰刀,不一会儿就硕果累累。拿惯了笔的队员们看着这生疏的东西却有点无法下手,磕磕碰碰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割够了100多头小猪的食物。
“普通的猪应该是圈养的,但这里不一样,猪是可以自由散步的。别看小猪见了生人就躲,我们一声哨响,它们立马来 食槽集合。”副队长贺亚婷告诉记者,大猪小猪性情也不一样,通过她的察看发觉,大猪比较“稳重”,小猪就比较 “活跃”,食 饱了还不走,赖着位子不让大猪进食。
大学毕业生当“猪倌”
这17个学生怎么想来 了去养猪?队长胡君行告诉记者,都是源于去年学校举办的一场创业交流会。交流会上,毕业后自主创业养猪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生耿曦归母校给学弟学妹介绍创业的体会和心得,引发了队员们的好奇心。“他毕业后和同学筹集资金创办起了这个公司,从开始同时养鸡、鸭、鹅、鱼来 现在养无公害山猪,反常 不容易。”怎么因大雨一夜缺失 掉7000只鸡,怎么和偷鱼的斗智斗勇,耿曦的故事让队员们听得入神。
“都说没食 过猪肉也看过猪跑,我们这一代差不多都要反过来说。这一个星期晒黑了,但镰刀也用顺手了,收成 不小。”说起这七天“猪倌”生活,队员张纪说,“现在小猪见了我还特亲,我在前面走,常常一长串小猪都跟在后头。”(本报记者 杨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