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连续拓展
“十一五”时期,兵团各级连续探索和研究,在小麦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加快玉米、甘菜、马铃薯、番茄、啤酒花生产和收成 机械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生产机械化应用于四师、六师、十二师和十三师的马铃薯,二师、四师、七师、九师的甘菜上;摘 摘机械化应用于二师、六师、十二师的啤酒花,二师、六师、七师的番茄上。农业机械也在果园中大展身手,为果蔬园艺业的快速发展充当得力助手。精准农业六项技术、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个“十大主体技术”推广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奉献率超过56%。“十一五”末,兵团棉花、甘菜、酱用番茄等作物60%以上的生产工作量依靠农业机械完成,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运用,降低了摘 摘成本,缓解了秋收时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并提高了职工承包定额面积,促进职工降本增收。
(五)农业机械化治理 服务体系连续完善
“十一五”时期,兵团农业机械化治理 服务体系以完善农业机械鉴定、推广、安全监督建设为重点,主动推进“四位一体”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网络,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末兵团农机销售企业143个,农机维修网点363个,各级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2.4万个,20万元以上的农机户9361个,农机从业人员5.5万人,农机服务总产值35亿元,实现利润8.3亿元。农机治理 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推进了农机服务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水平和效益。
二、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十一五”时期,按照兵团党委提出的“稳棉、增粮、增果畜”农业结构调整方针,兵团各级高度器重畜牧业发展,主动贯彻落实中央和兵团各项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连续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在扶持政策的推动和市场拉动下,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水平连续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不断增长,标准化养殖规模效果显著,区域优势进一步凸显,良种繁育体系连续完善,生猪行情,饲料工业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的有利形势,提高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 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丰富了广大农工的“菜篮子”。
(一)畜牧业产值比重逐年提高
“十一五”末畜牧业产值76.8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8%,年均增长14.7%;农业总产值569.2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54.1%,年均增长9.0%。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速高于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速 5.7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畜牧业产值比重逐年提高,由2006年的9.1%上升来 2010年的13.5%,其中2009年来 达14.3%。
(二)牲畜存出栏数稳步增加
“十一五”末存栏各类牲畜624.06万头(只),比“十五”末增长24.2%,年均增长4.4%,其中牛、猪、羊存栏各为36.84万头、155.42万头和427.76万只,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5.1%、1.7倍和3.4%。猪的年末存栏数创历史最高,比重来 达24.9%,高于“十五”末13个百分点。“十一五”末出栏各类牲畜682.07万头(只),比“十五”末增长82%,年均增长12.7%,其中牛24.53万头,猪233.26万头,羊422.35万只,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1倍,2.1倍和47.7%。
“十一五”末各师牲畜存栏头数最多的是六师93.70万头(只),其次是四师93.10万头(只),两师合计占兵团30%。年均增速最大的是七师,为9.3%,其次是八师,为9.2%。
“十一五”末牲畜存栏头数南疆垦区217.90万头(只),其中牛9.87万头、猪46.25万头、羊156.51万只,各占兵团34.9%、1.6%、7.4%、25.1%;北疆垦区406.16万头(只),其中牛26.97万头、猪109.17万头、羊267.62万只,各占兵团65.1%、4.3%、17.5%、42.9%。
(三)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增强
“十一五”末肉类总产量31.99万吨,比“十五”末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3%。其中猪肉产量17.11万吨,牛肉产量3.72万吨,羊肉产量8.17万吨,禽肉产量2.44万吨,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9倍、1.1倍、49.9 % 和45.2%。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大幅提高,“十一五”末来 达53.5%,高于“十五”末14.8个百分点。牛奶产量44.25万吨, 比“十五”末增长1.7倍,年均增长21.9%,禽蛋产量4.57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2.6%,年均增长10.2%,羊毛产量1.1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11.9%,年均增长2.3%。
(四)规模化养殖水平显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