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繁育 力六法
(一)筛选优良母猪 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内销于县乡镇的商品猪场,可筛选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销往大中城市或供港猪场,宜筛选大长、长大等二元母猪。筛选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放松 ,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育 力较差。奶头罗列整齐平均 ,一样 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保持 常态体况的母猪(不肥不瘦)繁育 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育 性能较差。在三元杂交体系中,对母本不请求瘦肉率。
(二)适时配种 杂种后备母猪配种一样 在8~9月龄,第3次发情后,母猪从有显然发情表现来 排卵的间隔一样 为24小时~36小时,排卵时间平均为2小时~7小时,因此开始发情后8小时~12小时配第一次,间隔12小时进行复配,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发情不显然的母猪有必要进行二次复配。根据配种实践,最佳适配期为:母猪从表现兴奋不安转为发呆,接受爬跨,压背呈静立,阴户由红肿来 起皱,颜色由潮红变成淡红或紫红,粘液由稀薄转为粘稠,手感有弹性,可拉短丝。母猪断奶后一样 在3天~10天内发情,妊娠后期的母猪要控制饲喂量,保持 中等体况能够提高其产仔数。
(三)剔除 繁育 性能差的母猪,提高群体繁育 水平 常态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长时间不发情或多次返情,对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治理 无效或返情3次以上的母猪应该及时剔除 。母猪一样 3胎~6胎时产仔猪数最高,9胎~10胎时降低,且带仔性能显然偏差,这种母猪应予以剔除 。对哺乳性能差或产后无奶的母猪应作记录,若以后涌现同类情景时则应剔除 。
(四)加强种公猪的筛选和饲养治理 种公猪请求品种特点 显然,体质结实,中等膘度,四肢稳健,性欲旺盛。公猪每天应运动2次,上下午各1次,并配制营养全面、均衡的公猪饲料,饲料体积不能过大。配种强度要适当,2岁~4岁成年公猪每天可配1次~2次,每周休息1天~2天。
(五)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治理 ,提高产活仔数 应避免妊娠母猪受来 过强应激,严禁饲喂腐败变质的饲料,减少环境条件及气候的剧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小群或单栏饲养,应防止挤斗引起机械性流产。母猪妊娠后要控制饲料的喂量,一样 在妊娠后30天内每天饲喂1.6公斤~1.8公斤,30天~60天每天饲喂2.1公斤~2.3公斤,60天~108天每天饲喂2.5公斤~2.8公斤,最后7天逐步 减少,直至每天1.2公斤为止。饲料中必须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平稳 ,特别是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钙、磷等。适当增加 粗纤维含量,可达10%~12%。对于个别偏瘦、偏肥的母猪应适当加、减料,使妊娠母猪保持 中等偏上膘度。平时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排除 体内外寄生虫。另外,引起母猪繁育 障碍的传染病较多,因此,在生产中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打好预防针,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母猪繁育 率。
(六)做好接产工作和哺乳母猪的饲养治理 母猪在分娩前,对栏舍、猪体进行清洗、消毒。分娩时要有人照管 ,接产时保持 环境安静 ,动作要迅速、及时,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若30分钟后仍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助产人员一定要按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助产工作。母猪产后应少喂饲料,同时持续3天~5天适当补加食盐、麦麸,1周内喂料量不宜增加 太快,2周后开始常态饲喂。应注意检查哺乳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摘 取措施治疗。应按照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全价日粮,认真控制饲料质量,全面满足营养需要,反常 注意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泌乳期母猪可不限量饲喂,最好喂湿料或颗粒料,一样 每天喂3次~4次,同时给予充足饮水或使用自动饮水器。在泌乳期还要反常 注意预防母猪便秘,母猪便秘可影响乳汁质量甚至造成仔猪下痢。
(杜敏凤)
青年母猪需多少日粮赖氨酸
包含635只青年母猪的合作试验在8个研究站进行,以进一步估量 育肥青年母猪赖氨酸需要量。5个日粮处理的粗蛋白水平在16.0%~24.4%之间,赖氨酸水平为0.80%、0.95%、1.10%、1.25%和1.40%。每个处理,每个站最少设2个重复猪圈。平均起始和最终体重分别为53.6千克和116.4千克。试验完结时,将猪屠宰,测定热胴体重、第10肋膘厚、背最长肌面积。从这些测定数据,估量 胴体无脂瘦肉百分率和无脂瘦肉增重。试验结果掩饰,从54千克来 116千克体重,平均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306k/d的青年母猪的日粮赖氨酸需要量,可能不高于获得体重和胴体瘦肉生长速度最大比率和效率日粮的0.8%;可能由于NE进食量降低,较高日粮赖氨酸水平会增加 育肥青年母猪胴体瘦度。(中丽)
母猪人工授精技术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