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门市下西号乡石河子村三组北湖滩,有一个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的养猪场。走近跟前,“智能化环保养殖场”的牌匾赫然入目,它的主人便是名甲一方的女“猪倌”宋玉霞。
今年38岁的宋玉霞,是玉门市下西号乡石河子村三组一普通妇女,是玉门著名 的规模养殖女能人,过10年的艰苦创业,她已建起了一个占地6400平方米的封闭型、智能化、高标准环保养猪场。现养种母猪50头,每年出栏生猪400头以上,产值达45万元,盈利15多万元,全家人均纯收入可来 达5万元以上。2006年她先后被评为酒泉市“双学双比”科技致富带头人、玉门市“十佳巾帼标兵”。
自强自立办猪场
1990年21岁的宋玉霞与本乡下东号村的倪登军结婚,因父亲膝下无儿,只好招婿进门。婚后独生一子,夫妻俩恩爱互敬,尊老爱幼,小日子过得还算幸福美满。但自家承包的耕地都是以种植小麦、大麦、玉米为主,市场行情实在让人难以捉摸,情景好的时候还有些收入,行情不好就连老本都得赔进去,一年来 头辛辛苦累 ,收入不了多少钱,日子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精明能干的宋玉霞很快意识来 仅靠20亩薄田发家致富的相当困难的,她不愿屈从命运的安排,决心觅 找一条致富路,改变自己的逆境。于是她多方费解市场,她惊奇 地发觉,一头猪就能卖七、八百元,丰厚的利润立刻使她萌发了发展规模养猪的念头。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劲东风,市上引导农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发展新型产业。1998年,宋玉霞多方筹资10万元,自办百头猪场1个,修建标准猪舍14间1400平方米,仓库5间,120平方米,引入良种公猪2头,良种母猪10头。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在她的精心经营治理 下,她的养殖厂每年都能提供良种仔猪50头,出栏育肥猪100头,年销售收入来 达了10万元,每年可实现利润3万余元。
有发展才有收成 ,路是开创 了,还得想着进一步去拓宽和延伸,在尝来 了养猪的甘头后,宋玉霞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越发注重科技投入,连续探索市场潜力,扩大养殖规模,将养殖业做大做强。2004年,她瞅准了自家承包地以北的荒滩地势平整 ,可开辟的宜农荒滩多,而且土壤肥美,开荒种草,不但成本低、产量高,于是投资106万元,在本组北滩开辟荒地100亩,打机井1眼,新建了一座占地6400平方米的封闭型、智能化、高标准环保养猪场。其中建成钢网结构的猪舍108间2500平方米,饲料库1座140平方米,配套生活区140平方米,办公室40平方米,沼气池12立方米,净化池14立方米。生活区、办公室、猪舍地平内全部铺设地热软管,以猪粪为沼气主要原料,摘 取沼气地热供暖;并在安装了电子监控器,可以随时察看每个猪舍猪的饮食等情景,对临产母猪进行定位监控。猪尿及部分粪便可通过下水道冲流至净化池,净化后可排入耕地灌溉农田。目前,有母猪50头,育肥100多头,仔猪60多头。
科学养殖求发展
宋玉霞从事养猪业善于摸索和总结,用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解答着养猪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改良品种是养猪成功的关键。光养商品猪效益不高且容易脱节,必须自繁自育。但由于本地猪种具有食量大,生长慢,瘦肉率低,抗病力差等劣势,因而,如何改良仔猪品种成了宋玉霞的又一大难题。凭着五年的摸索实践,经过再三的调查研究,估量 比较,她不惜血本引进长白母猪3头,杜洛克公猪1头,剔除 了所有劣种产品猪,实现了品种的优化。目前,她养的50头母猪全部是良种瘦肉型,基本上都是长白母猪和杜洛克杂交品种,是我国目前最优良的品种,这大大提高了养猪的效益。她潜心的试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熟练 把握 了科学的配种技术,经她配种的杂仔猪瘦肉率高、品质好、抗病力强、食量少,长速可达0.9公斤/天。
以防为主是创造效果的基本保证 。从理论学习来 实践已经整整10年的她,并没有停止对科学的追求,反而更感科学技术的庞大能量。在她的桌上、床头上来 处可见《养猪技术大全》、《牲畜实用技术》等专业书籍。她认真参加了各种各样技术讲座,刻苦钻研,学以致用,连续探索对疾病的预防。对猪场消毒摘 取了四步:冲洗、消毒、再冲洗、石灰糊面,步步扣紧,从不马虎;仔猪出生摘 取“三剪、二抹、一补针”,三剪即剪脐、剪尾、剪牙,二抹即抹嘴、抹身,一补针即补血针,环环紧扣,一丝不苟;在养育过程中,保持按期注射五种防疫预苗,从不打折扣。她的猪场从1998年开始来 现在,长期保持不懈地打预防针,食 预防药。10年来成效显著,基本上做来 了无兽医入场,无死猪出场,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养猪网,也保证了生猪的常态生长。现在她已经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养殖生猪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的新路子。
科学饲养是养好生猪的基本功。饲料是生猪生产的主要成本,如何充分利用饲料的能量,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实现养猪的最佳效益,宋玉霞在觅 求着最佳的答案。面对着传统的饲养方法,她用科学的方法逐步实行了“三改”:一是改食 熟料为生料,这样既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又减少了饲料加工的燃料成本和人工;二是改食 湿料为干料,饲料与水分开,确保了猪的体型;三是适时改进饲料的配比,根据牲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逐步摸索制订了不同的饲料配比方案。由于实行了科学的饲养,既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又缩短了牲猪生长周期,也保证了母猪的常态生产,产仔多,成活率高,仔猪断奶重达12—15斤;满月后的肥育猪出栏,最快的四个月,最慢的出在五个月,出栏重都在120公斤左右,基本上来 达了科学养猪的指标。
致富不忘众乡亲
宋玉霞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把自己学来 的技术、体会毫不保留地传给周围的乡亲们,在闲谈中讲致富经、讲养殖业的市场发展潜力、讲对比算帐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路和办法,鼓励 她们放开胆子、解放思想、多方谋求致富渠道,她还支持扶助了4户经济较为贫困的农户,使他们都彻底摆脱了贫困,2008年她扶持的农户,每户年增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其中一户增收达2万多元。在她的示范和帮助下,玉门市下西号乡新建大型生猪养殖场5个,养猪量来 达3600多头,群众自发养猪高潮已经逐步形成,现在养猪已成了下西号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她由衷地说:“我的发展,全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乡亲们的了解帮助,我要加倍的努力归报社会,归报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