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区南美白对虾产业每年保持 在10万余亩以上的规模,每年成虾总产量在2.2万吨左右,占据着萧山水产养殖的半壁江山。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当前的池塘规模养殖、大棚温室养殖和高位池养殖三种养殖模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毫无疑惑成了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补偿 资源“短腿”,杭州萧山东海养殖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在引进推广南美白对虾新品种“科海1号”的基础上,投资300多万元共同设计、建成南美白对虾高效设施养殖的工厂化养殖车间,推动了该产业由资源依托 型向技术依托 型趋势的转型升级。
都说养虾先养水。因为高密度对虾养殖中产生的大量食物残渣和粪便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水体浑浊,产生的有害物质易造成虾类疾病,所以其间需要通过反复、大量换水来坚持塘内的良好养殖水环境。
记者看来 ,在5350平方米的南美白对虾工业循环车间里,有8个养殖池,每个养殖池蓄水量为600立方米,均配备了4个生物过滤柱。除此之外,车间内还建有两套单独循环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和1个循环水处理池。
“像这样一个600立方米的养殖池,一天至少循环处理4次以上。如果不使用该系统的话,一天就要排出300立方米的污水,造成外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同时还要另觅 300立方米的合适水源,养殖成本比较高。”该公司技术人员任进东说道。
在现场,记者看来 养殖塘内的污水通过排水管慢慢流入该系统,通过固体分离技术、臭氧消毒、生物过滤器等装置,把经循环水系统处理后的污水重新流归养殖池中,与之前有黄色泡沫且水质浑浊的污水相比,处理后的水洁净无杂物,更不会对外界水体环境造成影响。
目前,利用该循环水系统,水处理设施设备已运转100余天,来 达了设计请求,实现了对虾的全封闭水循环系统,养猪网,满足了高密度养殖对虾的请求。区农业局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专家组对南美白对虾循环水高效健康养殖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对5号养殖池进行了现场测定,随机抽样0.52公斤,平均规格为125尾/公斤,单茬亩产来 达35697公斤。此外,根据放养销售记录,4个已捕捉 的虾池平均产量来 达了3418公斤,折合亩产5700公斤。与一样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相比,亩产足足可高出约3000余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40元/公斤运算 ,亩效益可达20万元左右。
“目前,我区主动推广南美白对虾一年二茬技术,而我们的项目可以每2个月左右就成熟一批对虾,一年基本可养四茬。”任进东告诉记者。
不过,南美白对虾养殖还有一个隐患,一旦一尾虾染病,那在此高密度养殖的情景下,更容易广泛传播。针对这一情景,该公司还将物联网技术应用来 其中,通过水质在线观测和预警系统,实时把握 水体、溶解氧、氨氮等变化,以坚持养殖的最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