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传统家禽养殖污染丛生 环保新技术为何叫好不叫座

来源: 互联网   2013-11-22 06:01:41   查看:  次

    记者近日来来 镇江市丹徒区石马村的天成畜禽生态养殖场,场长戴网成正忙着“扩张”建设新的养殖棚舍。

    猪舍鸡舍没臭味,

    “发酵床”让人好意外

    参观这里没有臭味的猪舍、鸡舍总有一种“意外”的感觉:猪舍、鸡舍、鸭舍个个宽广 明亮,也没有什么尤其 设备,只是地上铺着接近原始生态的厚厚发酵床,鸡子在不停地翻食东西,肥猪悠然躺在席梦思般的发酵床上,看不来 粪便、蚊蝇,也闻不来 一点臭味异味。

    “养殖场摘 用的发酵床技术,早已不是什么新名堂了。”戴网成是高级畜牧师,他向记者介绍,发酵床养殖,是发起于日本、韩国等地处亚寒带地区国家的一项新型环保养殖革命。2002年,镇江市在国内最先从日本引进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消化吸取 过程中,养殖场和中国农科院、江苏大学等机构联合攻关,因地制宜,自主创新,镇江拿来 了3项国家专利、申报了2项专利。今年,还将申报发酵床养殖、发酵饲料、发酵堆肥等10项关键专利。他介绍,“镇江版”的发酵床养殖技术已经成功应用来 养羊、养牛、养鸭等领域,这个技术具备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环保,零排放、无臭气、无污染、清洁生产,畜禽排泄物两三天就能自动分解洁净。二是节省,猪舍投资少、造价低,饲料投入少,人工投入少。据测算,养殖场摘 用新技术后比传统养殖方法节水90%、节省饲料10%。三是“绿色”。畜禽极少生病,用药少,不含激素,肉质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一见都叫好,

    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一见都叫好!”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创新成功,引起了政府领导和社会的关注。2008年,南农大、省农科院等专家组对镇江技术鉴定后认为:本土化发酵床养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条件已经成熟。多位省领导在考察参观养殖场后,对发酵床技术给予高度评判 ,请求省农林部门、镇江市政府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并尽快在全省推广。近年来,省内大型养殖场、小型养殖户,纷纷来电来人咨询,洽谈合作事宜。在各大畜牧业展会上,发酵床展位都是人头攒动。

    政府推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推广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介绍,省内摘 用这一技术的猪场和养殖户并不很多,几年推广下来,全省现推广发酵床养猪不足百万头。而该技术却“墙内开花墙外香”,在镇江接待车水马龙般的取经团队后,发酵床技术迅速辐射黑龙江、河南、四川、福建、安徽、山东等诸多农业大省,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畜禽业可不断性发展起来 主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去年把这一技术应用来 对口援助地震灾区绵竹中,发酵床养猪、养鸡都已示范成功并逐步推广。

    5月24日,省畜牧兽医总站站长掌子凯告诉记者,他们正在进行全省发酵床技术推广应用的情景摸底。

    他认为,发酵床养殖推广有几大难点:

    一是政策扶持不来 位,项目扶持资金“小而散”。现在省里已有农业“三项工程”、高效农业项目、太湖地区农业治理资金等几项资金来扶持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但资金真正来 位很少。而且,申报项目对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请求很高,一样 的中小养殖户很难申领来 项目资金,造成新技术推广显然投入不足。

    二是技术推广有一定难度,发酵床菌种和垫料大规模培养、供应难。

    三是生态养殖效益没有充分显现。发酵床养猪不仅环保,而且大大提高猪肉品质,但现在多由中小猪场分散养殖,没有品牌包装,生猪行情,市场营销没有体现出优质优价,挫伤了养殖户的主动性。同时,掌子凯认为,苏北地区农村,反常 是中小养殖户,环保的压力还不是很大。所以,推广新的生态养殖的动力和压力不足。

    省农业专家赵亚夫认为,农民生活习惯变化也是影响养殖业滑坡的重要因素。现在农村、农民的生活与居住环境大大改善,很少有人从事苦脏累的养殖活动,而养殖户越来越少,技术推广的市场也就在减小。

    养殖业面临多重挤压,

    新技术期待创新推广机制

    目前,我省生猪饲养规模平稳在4000多万头左右,但从地区布局来讲,苏南地区已大幅度减少。而环境污染、疫病防控及肉品安全、效益低下,是当前限制江苏畜禽养殖发展的三大瓶颈。

    有关专家介绍,传统家禽养殖,正在制造着一个个微型的“农业版切尔诺贝利”。因为解决不了污染难题,许多地方都划定了禁养区。而发酵床养殖技术,恰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三大难题。

    据费解,省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的力度。省科技厅把这一技术列为“51880科技富民行动”重要项目。在我省2009年环太湖农业污染治理中,发酵床养殖也被列为关键技术之一,年度拨款2亿元予以资助。省畜牧局现已请求,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的猪场必须应用发酵床养猪技术。近日,南京市召开发酵床养鸡现场推进会,请求至今年底,全市发酵床养殖面积来 达10万平方米,养殖规模50万羽以上,较2009年翻两番。

    而创新发酵床技术推广机制,是摆脱“叫好不叫座”境况的现实路径。一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结合养殖污染治理,加大对发酵床技术推广的政策鼓励 和资金扶持力度。省畜牧兽医总站今年把发酵床养殖作为一个主推的技术,面向全省普及推广。同时建议,省里把发酵床技术作为一个重大专项,给予专项资金扶持。二是在各地培养一批率先应用的发酵床养殖技术示范场(点)。三是服务,在宣传、培训、示范、技术和物资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完善的全方位技术服务。今年,省畜牧技术部门将面向13个大市全面推行发酵床养殖技术培训。省畜牧兽医总站也要在年内对省内100个猪场、养殖户进行直接培训。(刘宏奇 董超标 聂伟 周小潭)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