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因利润连续归落,钢铁企业陷入亏损边缘。日前公开的2月钢铁行业PMI指数显示,该数据由1月的47.9%大幅下滑至42.8%。不少钢铁生产、贸易企业均开拓养猪、种菜等副业以求生存。不过,估量 人士认为,行业见底原因增多,分析3月钢市有望企稳归升。
钢企利润率仅2.4%
武钢集团董事长邓崎琳日前公布表态称,公司将投资390亿元在养猪、买地种菜、天然气等非钢产业上,以解决企业利润下滑风险。来 “十二五”末,其旗下非钢产业占比将从现在的8%提高至30%。宝钢、武钢、河北钢铁(000709)等国内钢铁巨头,也均加快拓展非钢产业业务。
钢贸商方面,也因“跑路”事件频发而被上海期货交易所于2月底发出风险函。该交易所认为,部分钢贸企业的风险承担 能力可能显著下行,请求密切注意钢材贸易类客户的资金和持仓情景。
“矿企、钢厂、钢贸商都正多元化,这是一个不足为怪的现象。”卓创资讯钢铁行业估量 师李智对新快报记者估量 称,当前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60%,铁矿石连续涨价,钢企利润缩水。去年全国大中型钢企利润率仅2.4%,钢企不得不转型做副业以坚持生存。
钢贸商资金转投房地产
钢贸商也基本处于亏钱状态。“平时3000吨-4000吨的量,现在只走一半,且价格倒挂,赔钱在卖。”李智称,因此钢贸商在钢铁贸易投入的比重逐年下行,已将资金转投房地产或其他行业。
对后市,李智认为,钢材价格已触及成本线,3月份或有反弹,但不断上涨可能性不大。他估量 称,部分钢厂在检修,养猪网,开工率在90%以下,供应减少。中钢协数据显示,国内粗钢日均产量已经持续4个月处于170万吨以下的低位,供给压力不断减缓。此外,随着下游工地陆续开工,利于行业去库存。不过,三四月是欧盟各成员国还债时期,存在不确定原因,且钢材库存压力仍较大。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也称,2月钢材PMI部分数据有改善迹象,如生产指数下行、新订单指数稳固 、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显示出生产连续 减缓、需求稳中有升。
(责任编辑: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