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途之中,以“高薪”著称的基金公司纷纷举起了薪酬屠刀。从年初华夏普遍降薪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行业。记者从相关渠道费解来 ,行业研究员薪水普遍比去年下滑15%左右,有的甚至下滑30%。市场、薪酬的双重压力下,生猪行情,基金业中有的想彻底远离江湖,有的则连续 沉迷江湖自娱自乐,正如一则微博说的:“真正牛的基金经理应该这样:一边调着研,一边看着盘,一边去网聊,来个砸场子的,还能直接扑倒。 ”
降薪比比皆是
记者从相关渠道费解来 ,行业研究员薪水普遍比去年下滑15%左右,有的甚至下滑30%。不满一年的新晋研究员基本是12万/年-16万/年,最低的甚至只有6万/年。
北京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也表示,他们虽然没有公布宣布降薪,但收入也下行了不少。与3年前相比,目前的收入只有当时的2/3;与5年前相比,更是只剩下一半左右。
为了控制费用,不少基金公司控制人员出差。有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公司近期几乎不答应他们出差了,除非有反常 情景;研究员要出差调研,也要选好路线。“目前”只是一个肤浅问题,更让从业人员痛心的是,“未来”仿佛让人“失望 ”:中国证券市场这片“盐碱化”土地,何时才能培育出茂盛 的基金果实?
出路:种菜养猪或开网站
不完全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多,至少有10多名基金行业“老人”进入新农业领域,他们或是基金经理,或是曾经带领 销售团队的市场总监。
华夏基金上海分公司原总经理董拂晓,复旦大学数学博士,是中国开放基金业最早一批研究人员,具有丰富的理论晓 识和实践体会。他在2011年毅然离开基金业,归来 老家山东诸城种地1000亩,以蔬菜为主。
对于董拂晓为何“弃基务农”,他曾在私底下透露,A股十年归来 起点,本身就解释这个市场已经“失灵”。
粤某大基金公司的销售总监张先生则在2011年归老家搞种猪育种。在业内混迹十年的上海某基金公司一位区域经理,彻底离开基金行业,与人合伙投资了一家刚起步的小网站。他感叹,公募基金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弱,各家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的市场他看不来 渴望 。 本报综合消息
(责任编辑: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