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培养
鱼苗池的准备
1.鱼苗池消毒:鱼苗池放鱼前15天按生石灰180克~230克/立方米或三氯异氰尿酸3克~5克/立方米的浓度进行药物清塘、消毒。
2.鱼苗池施肥:放苗前5天施绿肥,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生石灰消毒;施肥2天~3天后将池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米~0.7米,进水时要用60目的密网过滤。
由符合规定的青鱼亲鱼繁育 获得的鱼苗或者外购。其质量应符合规定。外购苗种应取得有关部门检疫合格证。放养苗种应规格整齐,体质茁壮,无病无伤。
鱼苗放养
筛选晴天,在上风处投放出膜5天~7天的鱼苗;放养密度为6万尾-10万尾/667平方米;投放鱼苗时的水温差不得超过2℃。
饲养治理
投饲。鱼苗放养后,每天用豆浆投喂。鱼苗投放后的前5天黄豆用量为2公斤/667平方米,10天后酌情增加 ,每天2次,全池泼洒平均 。
操作时,先将黄豆加水泡软,即在水温25℃左右时,加水浸泡5小时~7小时,然后每10公斤~15公斤黄豆带水一次性磨成160公斤~250公斤豆浆。不可先磨成浓浆再加水泼洒或磨好后久放不用,以免豆浆入水易于下沉,鱼苗难以取食。
每育成1万尾规格3厘米以上的夏花鱼种,需黄豆及豆饼7公斤~8公斤和粪肥30公斤~40公斤。
巡塘。察看入池鱼苗活动状态是否常态。凡常态者,下池鱼苗立刻 向四周游 动散开,1小时之内,可察看来 鱼苗活动踪影,有规律游动,开始了摄食。
鱼苗放养后每天应频繁巡塘,察看水质及鱼的活动情景,及时清除水蜈蚣、蛙卵、杂草、水绵、水网藻等,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虫害情景,发觉问题及时摘 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分期注水。鱼苗放养一周后,每隔5天~7天天应注水一次,每次加深10厘米~15厘米。待鱼体全长达3厘米时,池塘水深保持 在1.3米~1.5米。
拉网锤炼。鱼苗经25天左右培养长成夏花鱼种时,应稀疏分池。出池前须进行拉网。密集锤炼2次~3次。
防治鱼病。在鱼苗培养早期阶段,鱼病较少,而敌害较多,但来 后期鱼病则有所增加 。
在鱼苗培养早期阶段的鱼病主要是气泡病,敌害以水蜈蚣为代表的水生昆虫,以水绵、水网藻和湖靛为代表的藻类,甚至大型浮游动物、水生草类和水边杂草也构成对下塘鱼苗的危害。此外,野杂鱼类、虾类、螺类、蚌类、贝类、蝌蚪等都是鱼苗的敌害。
来 了培养后期,随着鱼体连续长大和食性转化,鱼病逐步 增多,如车轮虫、斜管虫、鳃隐鞭虫等常见寄生虫鱼病,白头白咀病、白皮病等常见细菌性鱼病。
一龄鱼种的培养
放养时间与放养密度
放养时间。当青鱼的夏花鱼种拉网锤炼后即可分池放养,全长来 达3厘米以上时,更应及时放养,一样 应在夏至以前放养完毕。
放养密度。每666平方米水面放养青鱼夏花鱼种5000尾~7000尾,搭养鲢、鳙鱼种1200尾~1400尾。
饲养治理 投饲
饲料种类。青鱼的饲料有豆浆、豆渣、豆饼糊、轧碎螺蛳、黄蚬及青鱼配合饲料等。
投饲原则。保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投饲:
定时:在每天上午8点至10点钟、下午2点至4点各投喂1次;
定位:饲料应投在位置固定的饲料台上。夏花鱼种放养后,应先在饲料台周围泼洒,然后逐步 缩小范畴,引导鱼来 饲料台上摄食;
定质:各种饲料应营养全面、清洁、卫生,不得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
定量:投饲应做来 适量平均 ,以配合饲料每次投喂后2小时~3小时食 完为宜。阴雨天、鱼病流行时投饲量应酌情减少。
投饲量。培养青鱼种应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螺蛳、黄蚬等动物性饲料。培养青鱼鱼种的投饲量见表。
投喂青鱼种的配合饲料应用水调成糊状或调湿成条状投入池边水下斜坡上或投在位置固定的饲料台上,如果用鱼种配合颗粒饲料,同样投于其上,生猪行情,便于鱼类取食,生长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