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市场,养殖场发展就是要靠科技、靠环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环境保护也丝毫不能忽视。”面对记者,望江县科星公司总经理胡顺荣深有感触地说。
2005年,胡顺荣租用了凉泉乡太华村一片山场,成立了科星生态种猪有限责任公司。当时胡顺荣的想法很简单,考虑来 养猪场在山场上,离公路和村庄比较远,对养猪场的污染问题没有引起器重。谁晓 公司开业后不久,周边群众就找上了门。
“当时这个养猪场臭味实在太难闻了,连亲戚都不敢来了。”谈起当年的情况,当地村民仍心有余悸。
环境不好,周边群众不骄傲 ,猪的生病率也高。猪死了,什么效益都没有,如何改善环境,成了老胡的心病。
在专业人士的指点下,老胡做了一个农村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及其综合利用项目,并得来 了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2010年,该项目正式在老胡的养殖场投入使用。
在养殖场的后院,记者见来 了这套“奇妙 的高科技”。12个发酵池整齐地罗列在院子里,走在边上都闻不来 臭味。
养殖厂的粪污进入沼气池后,经过层层发酵、过滤,变为沼气,沼气可以用来发电,废水废渣经过机器提炼,还可以变成固体肥料。
“这‘家伙’可帮了我们大忙,一年能发7万多度电。”在养殖场的发电房,老胡细心地拭擦着发电机,中国养猪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
“一天发电8小时,一个小时发电35度,一年开工9个月,全年共发电7万多度。仅此一项一年就给养殖场节省电费近10万元。”
养殖场的环境好了,周边的人气也旺了。在养殖场的边上,我们看来 了一排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凉泉乡政协工委廖四益主任介绍说:“那是一家正在筹建的农家乐饭店。”一位来场里讨教养猪技术的村民也忍不住说:“以前250米外的公路上都能闻来 漫天的气味,大家都怨声载道的。现在可好了,饭店都开来 旁边来了。”(杨雪松 金文新 鲍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