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配种母猪和妊娠母猪的治理 技术
1.经产配种母猪饲养治理 技术
1.1饲养治理 的目标 :
使母猪迅速恢复至相宜的繁育 体况。母猪完成一个繁育 周期: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后,母猪的体况一样 比较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猪“产前一身膘,断奶一把刀”。母猪消瘦的程度取决于哺乳期间的饲养治理 。如果在哺乳期间饲养做的非常来 位,母猪摘 食量比较大,那么母猪断奶时的掉膘稍微少一些。
保证母猪及时、常态德发情排卵(断奶至发情的常态时间间隔为3~6天或6~10天)
1.2加强配种准备期的饲养治理
对配种准备期的母猪要反常 加强饲养治理 ,给予全价营养(每天每头标准日粮给量为3.0~3.5Kg)。注意:提高饲料中能力和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可以促进母猪排卵。
适当补充青绿多汁饲料(每天每头为1.0~1.5 Kg),对提高母猪食欲、促进母猪发情排卵是非常有利的。
实行短期优饲,提前10来 14天提高母猪的饲养水平和摘 食量,使母猪迅速恢复繁育 膘况。
2.妊娠母猪饲养治理 技术
2.1妊娠期内母猪及胚胎的变化
母猪的变化:妊娠期内母猪体重连续增加 ,前期比后期增重幅度大。因素是“妊娠合成代谢”旺盛。
胎儿的变化:妊娠期内胎儿体重连续增加 ,后期增重尤为显著(60%的仔猪出生重在妊娠最后20~30天增长的)。
2.2妊娠母猪的饲养治理
妊娠期平均为114天。治理 的目标是:保证胎儿常态发育,防止流产,提高仔猪初生重;保持 母猪中上等膘况。
按标准营养需要配制全价日粮。对于体况常态的妊娠母猪可以青粗饲料为主的前提下进行低标准饲养(控制能量和日粮给量)。
每天每头标准日粮给量:前期2.0 Kg左右,中期2.5 Kg左右,后期2.5~3.0 Kg。
2.3妊娠母猪分阶段饲养
妊娠前期的饲养(0~25天):为胚胎着床期,饲喂高能量日粮或过量摘 食,可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 、活产仔数减少,温热环境下饲养将加剧这种不利影响,每天每头标准日粮给量1.8~2.0 Kg。
妊娠中期的饲养(25~85天):饲养的目标是保证胎儿发育和母猪自身代谢的需要,应调控母猪至3分的体况,每天每头标准日粮给量2.5 Kg左右。
妊娠后期的饲养(85天~分娩前):胎儿快速生长发育、母猪乳腺发育期,应提高饲料的喂量和质量(可考虑饲喂哺乳母猪料,添加10%左右的麦麸),每天每头标准日粮给量2.5~3.0 Kg,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平均 度,并调控母猪至4分的体况。
控制好母猪的膘情:通过检测背膘厚和背膘缺失 ,对母猪进行个性化精细饲养,可有效提高母猪的受胎率、活产仔数,缩短断奶至再配种受胎的时间间隔,降低母猪的剔除 率,从而有效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PSY)。
2.4根据体况评分确定妊娠母猪摘 食量
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对它的繁育 都是有影响的。
体况过瘦:断奶后很难发情、受胎率低、产仔数少;泌乳期少乳或无乳,腿病增多。
体况过肥:发情排卵尤其,受胎率低、产仔数少;流产、死胎、难产发生率增加 ;泌乳期摘 食量和泌乳量降低,母猪热应激敏锐 性提高。
评分
饲喂量变化(Kg/日)
1.0
0.60
1.5
0.40
2.0
0.30
2.5
0.20
3.0
0.00
3.5
-0.20
4.0
-0.30
4.5
-0.40
5.0
-0.60
2.5妊娠母猪的治理
现在饲养方式主要有3种:单体限位、小群饲养(每头占栏面积约2.0m2)、大群饲养(每头占栏位面积约2.5 m2)。大部分猪场在母猪妊娠期间、泌乳期间大部分都是摘 用限位饲养。从今年开始欧盟开始全面的禁止单体限位饲养,我们国家还在大面积的使用。这种单体限位饲养对母猪的应激是非常大的。
温顺 治理 、耐心照顾。
避免应激(热应激、机械刺激)
保持 猪舍清洁、干燥、卫生、温暖、舒畅。
妊娠前期(1-20天)摘 食量与胚胎的存活率的关系
摘 食量(Kg/日)
4.1
2.5
1.25
胚胎存活率(1-10天)
66.0
2.1
78.4
胚胎存活率(10-20天)
67.3
72.0
71.9
环境高温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
项目
35℃
23.3℃
差异
排卵实际存活率(%)
64.2
82.8
+18.6
产仔数
9.4
12.6
+3.2
应激与胚胎存活率的关系
项目
受应激
不受应激
差异
胚胎存活书(妊娠4周)
11.5
12.5
+1
胚胎存活率(与排卵数相比)
87%
94%
+7%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