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猪侠讯:全食品时代来临

来源: 互联网   2013-12-02 01:59:17   查看:  次

猪猪侠讯:全食品时代来临[/page]

  真正的旅游家,更乐于享受异国异地的本土味道。对待食物也是如此。中国人爱好美食,尽管不一定能适应异域美食,但“常旅客”们表示,他们最喜爱尝试的是新鲜水果、筛选多样的乳制品、滋味纯正的熏肉腊肠、可放心享用的鲜美生鱼和海产品。甚至将费心找来的全食品和有机食品,不远万里带归国。这些无不与国内让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

举荐 阅读

杨文俊卸任蒙牛总裁职务 中粮地产孙伊萍接任

房地产库存超5万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费解和接受有机食品的概念,但全食品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概念。所谓全食品,Whole foods,顾名思义,就是完整的食品,指未加工处理,或以最少程度经过处理与精制过的食物。食用全食品,由于是在食物最原始的状态被摄取,且不含添加剂,故能在摄取过程中有效保留原始营养,特别是维生素及矿物质,让人体容易吸取 。

  这类食品包括糙米谷物、豆类、坚果、水果、蔬菜、家禽、鱼、未加工的肉类和未经化学加工处理的奶制品。以全谷物为例,大麦、短粒糙米、黑麦、荞麦、全燕麦、中型糙米、甘糙米和薏米都是全食品。

  全食品和精加工食物的区别就好比苹果和苹果汁,烤土豆和炸土豆片(薯片)的区别。就拿后者来说,烤土豆完整地保留了土豆的原始状态,而薯片是先将土豆切片,再经高温油炸而成的,所以烤土豆是全食品,薯片不是。而且,全食品和我们通常意义下的非垃圾食品也有区别,以牛奶为例,一样 超市里卖的牛奶经过巴氏杀菌,同质化和去脂处理,很多营养物质和酶都丢失了,虽然后期通过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得来 些补充,它依旧是加工过的食物,而不是全食品。

  有时人们会把有机食品和全食品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机食品通常是使用有机方法种植的不喷农药不使用激素和合成肥料的;而全食品是没有经过加工或精加工的食物,即使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过化学肥料,只要在收成后没有再经过进一步的精制化处理,还是属于全食物的范围。我们还可以引入一个有机全食品的概念,即用有机方法种植的未加工或少加工过的食物,比如一个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添加化肥和农药的成熟的玉米。

  目前,除了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投资人也看来 了其中潜在的庞大商机。以中国为例,有机猪肉(比如无污染土猪肉)、无公害蔬菜等新概念食品行业正在迅速成长,而类似“有机农夫市集”,从网上延伸至线下,拥护者众。也产生了一批成功品牌。然而,这些成功案例目前都还处于资本原始积存 和粗放生产、单一生产的模式,例如,某品牌的生态猪肉在许多销售终端(超市、菜市场)销售,而且在有机、全食品的定义和规范上还有欠标准化、法律规章化。美国走在更前面,它们已有一批品牌,从最初的小规模、少品种的商铺发展来 了现在销售额数以亿计、品种上万的大型专门超市。

全食品时代来临

  为什么要食 全食品?

  现代人长期食 精细食物,再加上市面上充斥的各种没有营养的垃圾食物,以及化学的、有毒的饮食,导致很多人营养不均衡、过胖或免疫系统易受损。研究掩饰:以水果、蔬菜、粗粮等全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很多疾病的风险,比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乙型糖尿病等。这是因为全食品里含有丰富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且具防癌成效。它还含有植物化学物质(phytochemicals 植物中天然化合物的通称),比如像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保护细胞免受残害。

  虽然全食品的概念还比较新,其实它早已涌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比如燕麦,玉米等。和食用精加工的燕麦制品相比,食用全麦会减少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还能帮助调剂 血糖,控制体重。燕麦的麸皮和胚芽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矿物质和纤维。而在精加工过程中富含纤维的麸皮和胚芽往往被碾碎,只留下内部较软易消化的胚乳,这样我们就只吸取 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其他微量元素就流失了。和精加工的食品相比,全食品的外皮中往往含有人体需要的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这对于调理消化系统、清除体内毒素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全食品正成为健康饮食发展的一个趋势。

  

全食品时代来临

Whole FoodsMarket成长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