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育成猪的饲养治理 与保健规范

来源: 互联网   2013-12-06 13:55:24   查看:  次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育成猪的饲养治理 与保健规范[/page]

  一、育成猪的饲养治理

  (一)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

  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后在育成舍内饲养的仔猪,即从离开产房开始,来 迁出育成舍为止,一样 在35-70日龄之间,在育成舍经历35天左右。

  育成仔猪的生理特点是:

  1、抗寒能力差:育成仔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特别对温度较为敏锐 ,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2、生长发育快:这期间仔猪的食欲反常 旺盛,常表现出夺 食和贪食现象,称为仔猪的旺食时期,若是饲养治理 得法,仔猪生长迅速,在40-60日龄之间体重可增加 1倍,不然易发生腹泻、水肿病、副伤寒等多种疾病。

  3、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由于断奶而失去了母源抗体的保护,而自身的积极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健全,对传染性胃肠炎、萎缩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某些垂直感染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等,在这时期也可能暴发。

  工作要点:摘 取各种方法以减少仔猪的转群应激,从饲料过度、猪群治理 、环境控制及疫苗接种等方面入手提高本段猪群的生产性能及其经济效益。

  (二):育成舍入猪前的准备工作:

  本单元的上批仔猪转出后,及时对本单元进行彻底清理(拆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及有可能对猪只造成损坏的“危险”物品)、冲洗(包括料箱、网床、窗台、风机、天棚、地板及各种用具冲洗做来 物见本色)、消毒(本着一清、二冲、三消、四修、五熏、六空、七再消、八接猪的原则,彻底净化消毒),经一周的空舍净化后调整舍内环境(温度、湿度等),做好接断奶猪的准备。

  (三):仔猪转入育成舍后的工作

  1、合理组群:为了提高仔猪的平均 整齐度,保证“全进全出”工艺流程的顺利运作,从仔猪转入开始根据其品种、公母、体质等进行合理组群,并注意察看,以减少仔猪争斗现象的发生,对于个别病弱猪只要进行单独饲养尤其 护理。

  2、卫生定位:从仔猪转入之日起就应加强卫生定位工作(此项工作一样 在仔猪转入1-3天内完成,越早越好),使得每一栏都形成摘 饮区、休息区及排粪区的三区定位,从而为保持 舍内环境及猪群治理 创造条件。

  3、环境的控制:注意通风与保温,育成舍的室温一样 控制在22-28oc,湿度控制在60-65%,由于保育舍内的猪只多、密度高,在冰冷 季节往往可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氨气、二氧化碳等),因此在保温的同时要搞好通风,排除有害气体,为猪只提供较为舒畅的生长生活环境。

  4、饲料过度:

  4.1为了减少因饲料过度而造成的仔猪应激,建议用以下方案进行饲料过度:仔猪转入后1-7天饲喂乳猪料(8199);8-9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2:1;10-11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1:1;12-14天饲喂颗粒料:仔猪料=1:2;14天以后全部饲喂仔猪料。在生产中可根据猪群的整体情景灵活把握 ,对于病弱猪只可适当延长饲喂乳猪料或饲料过度的时间,而对于转群体重较大、强壮的仔猪则可反之。这样可以调控生产成本增加 生产效益。

  4.2进入育成舍的第一周内,对仔猪要进行控料限制饲喂,只食 来 七八成饱,使仔猪有饥有饱,这样既可增强消化能力,又能保持 旺盛的食欲,并能有效地预防水肿病和腹泻性疾病的发生。对育成仔猪请求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

  4.3合理饲喂:根据猪群的实际情景,在饲料中酌情添加促生长剂或抗菌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工作。此外,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景进行适当净槽,生猪价格,以确保料槽中饲料的品质。

  5、疫苗接种:根据免疫程序及时准确的做好各项免疫工作,做来 注射部位的消毒准确、且免疫剂量要足、一猪一针、头头注射、操作规范,确保免疫成效。

  二、育成猪的保健工作

  在保持“防疫第一”的基本前提下,本着“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对育成猪群做如下保健预防工作:

  (一)保健目标:

  a:减少断奶时的各种应激。

  b: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c:预防断奶后的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统。

  d:预防腹泻、水肿等疾病。

  (二)综合保健措施

  1、环境方面:

  注意通风保温,育成舍的室温一样 控制在22-28oc,湿度控制在60-65%,为猪只提供清洁卫生、干燥较为舒畅的生产生活环境。(如果长期生活在18℃以下不洁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2、饲料方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