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田一家大型超市,贴上“有机食品”标识,真空包装精美的谷类摆放在显眼位置上,价格也不菲,有机红小豆一斤33元,绿豆40元一斤,是普通品种价格的4来 5倍。
产品贴上有机招牌身价大增
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大米、有机鸡蛋,在各大型超市,各种各样的食品一旦冠上“有机”的招牌,身价即刻翻番,销售人员说,生猪价格,不少市民,看中的就是“有机”食品绿色健康。
某些有机产品认证属虚构
根据规定,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标注认证机构的标识或机构名称。但民生记者发觉,不少有机产品的包装上,只是写着“有机产品”,并没有写明相关的认证机构,而有的产品包装上标识的认证号码就“纯属虚构”。比如这款有机黑豆,标明“万泰认证”,有机产品证号为CNAS C015-0,但民生记者在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上,查询证书和认证机构,都显示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
食品断线治理 管不好有机产品
韩香南说,有机产品的认证有效期一年,但有的商家得来 认证之后就一直沿用。认证环节的不规范,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导致“有机食品”满天飞,行业诚信度下行。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
韩香南说,由于多部门治理 ,无法管好有机产品,而一样 消费者又很难判定 有机食品的真假,当务之急是专项整治认证领域之乱,重拳打击假冒有机食品,同时各大商场也应该严厉把关。食品安全问题此起彼伏,老百姓只能雾里看花,无奈之下,超市里的绿色认证食品成了大家的救星。但生产企业、不良认证机构和商场竟然 暗中勾结起来,使有机认证变成了“有机可乘,交钱认证,以假充真,欺诈 顾客”,成了奸商骗取钱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