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进全出等综合防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仔猪保育阶段的复杂疾病,提高其生长潜力,这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得来 证实。但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的猪场摘 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而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至今无法普及,导致这些猪场依旧无法有效控制保育期的复杂疾病,保育猪增重缓慢,饲料酬劳低,死亡剔除 率高。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流水式猪场的治理 及疾病控制体会,谈谈目前这类猪场保育舍仔猪疾病控制的一些看法。
治理 好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来 保育阶段的饲养治理 ,所以提供健康、平均 的断奶仔猪对保育舍仔猪的生产至关重要。
1、保证每头初生仔猪食 来 足够的初乳,初生仔猪只能靠被动免疫获得抗体从而增强抗击力,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
2、加强哺乳仔猪的保温。初生仔猪躺卧区应保证35℃-37℃,以后每周降2℃-3℃,活动区应保证在20℃-24℃。
3、确实做好仔猪保健。补铁:在仔猪出生第2天,摘 用优质铁剂每头肌注100-150毫克铁;预防腹泻:可根据本场的实际情景在仔猪腹泻开始之前2-3天注射长效土霉素0.5毫升/头,间隔5-7天再注射1次,断奶前1天注射1毫升/头。
4、训练仔猪早期开食。母乳满足仔猪营养需要的程度3周龄为97%,4周龄为37%,所以只有成功训练仔猪早开食才能缓解3周后的营养供求矛盾,刺激仔猪胃肠发育和分泌机能的完善,减少断奶应激的影响。仔猪应在3-5日龄开始诱食,使用优质的教槽料在料槽内撒上少许,料槽必须每天清洁消毒2次。
试验掩饰,仔猪断奶前摘 食饲料500克以上,能减轻断奶后由于饲粮抗原过敏反应引起的小肠绒毛萎缩、残害,所以在产仔舍应花大量的时间帮助小猪开食补料。
断奶后头2周的饲养
1、断奶后的头2周必须使用全价优质饲粮。断奶仔猪遭受很大的营养应激,可导致小肠绒毛萎缩、残害,各种消化酶活性下行,如果使用低档饲料必然造成消化不良、摘 食少、腹泻、掉膘失重、抗击力下行,各种疾病都会在此时表现出来。许多猪场只算小账,只计较购买高档饲料需要花多少钱,而不看饲养成效,结果适得其反。
2、断奶仔猪由摘 食母乳突然改变为摘 食固体饲料,会造成很大的应激,此时应注意给料的形状,可用湿拌料,料中可加入优质的乳猪用奶粉、葡萄糖、多种维生素等,并且要少量多餐,每天饲喂5-6次,可以缓解断奶应激,增加 仔猪的摘 食量,从而在这一阶段获得较大的增重。
保持 保育舍干燥舒畅
1、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对温度请求依旧较高,刚断奶仔猪一样 请求局部温度30℃,以后每周降3℃-4℃,直至降至22℃-24℃。对断奶仔猪保温可以减少冰冷 应激,从而减少断奶后腹泻以及因冰冷 引起的其他疾病的发生。在保温时应尽量使用对保育舍环境没有影响的热源,如红外线保温灯、电热板、水暖等保温设备,尽量不使用煤等对空气质量影响大的热源。
2、降低饲养密度,保证每头保育猪有0.3-0.4平方米的空间。许多猪场在猪价高时不按实际饲养能力迅速补栏,造成密度大,空气质量差,唤 吸道疾病自然就多。
3、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以减少对仔猪唤 吸道的刺激,从而减少唤 吸道疾病的发生。
4、勤清粪,尽量减少冲洗次数,舍内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湿度过大会造成腹泻、皮肤病的发生,养猪网,而湿度过小会造成舍内粉尘增多诱发唤 吸道疾病。
及时剔除 残次猪
1、残次猪生长缓慢,即使存活,养至出栏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饲料,得不偿失。
2、残次猪多为带病猪,在保育舍中对健康猪构成很大的威逼 ;残次猪越多,保育舍内病原微生物越多,健康猪就越容易感染。
3、残次猪在饲养、治疗的过程中要占用饲养员很多时间,则花在健康猪群的时间就少,势必造成恶性循环。
药物预防保健与驱虫
1、饮水投药保健。断奶仔猪一样 摘 食量较小,甚至一些小猪刚断奶时根本不摘 食饲料,所以在饲料中加药保健达不来 理想的成效,饮水投药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而来 达较好的成效。保育第1周在每吨水中加入支原净60克+优质多维500克+葡萄糖1公斤或加入加康300克+多维500克+葡萄糖1公斤,可有效地预防唤 吸道疾病的发生。
2、密切注意猪群发病的时间,总结唤 吸道疾病的发病规律,提前进行药物预防。在疾病发生前1周使用药物预防,可在每吨饲粮中加入支原净125克+阿莫西林200克+金霉素300克或加康500克+先锋4号150克或氟苯尼考60克+利福平200克等。
3、在注射疫苗期间,饲粮中加入优质的多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激。
4、驱虫。断奶后3周左右应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可筛选肯维灭、通灭等高效驱虫药。
规范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