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汪瑛 通讯员 周银祥)饿了,就啃食树下的天然“美味佳肴”;困了,就林下打个盹或美美地睡上一觉……这是商南县十里坪镇宽坪村李瑞峰散养的土猪在原生态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近日,记者在宽坪村毛林庄山头上看来 :山上,来 处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松树、柏树、桦树等各种树木;树下,游荡着一群群自由悠闲 觅食野果的大猪小猪。
“西安的客户明后天就来拉猪,我得赶忙 把能上市的肥猪清点一下,准备装车啊!”李瑞峰一脸的欢乐 ,一边接听客商的电话一边忙碌着。
李瑞峰是宽坪村的村委会主任,也是一位致富能手。去年,他凭着多年积存 的体会和精明的头脑,多方筹资20多万元,搞起了林下生态养猪。
走亲戚意外觅得商机
李瑞峰决定进行生态散养猪缘于亲戚发家的启发。李瑞峰说,表哥在咸阳市彬县河西村,几年前,他去的时候表哥家里还是一样 境况,可是去年四月,他再次去看望表哥时,被他家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震惊——“以前的平房变成了三层小洋楼,开着豪华小轿车,俨然一幅大老板模样。”在攀谈中,李瑞峰才晓 道表哥这几年承包了几十亩林地,搞起了林下生态养猪,几年下来,挣几十万元。他便急忙让表哥带他来 养殖场去瞧瞧。“一边是猪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自摘 野食,拱食泥土,自由悠闲 ,一边是标准化的养殖厂房,规范的圈舍和人工治理 ,同时喂养自产无任何添加剂的农家饲料。以前没见过,还不晓 道猪也能散养,觉得很新鲜。”归想起当时的景象,李瑞峰仍感慨不已。
“咦!河西那里的林下气温条件、自然环境和咱们这儿的极为相似,后山的那片树林不正是养猪的好战场吗?”李瑞峰归回后,脑子里一次次浮现出表哥养殖场的景象。联想来 自己近年来在西安、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跑来跑去,他发觉越来越多的人在餐桌上,首选纯天然、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心里便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也开始林下养猪。
5月份,李瑞峰又去了一次河西村,这次去是取经的,以饲养员的身份在表哥的养殖场住了一个星期他仔细察看费解林下散养和普通封闭式养殖的区别,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场地的建设和治理 等,并一一记在本子上。
接着,他又找来 几个在西安开饭店的老乡,打听这种“土猪”肉在饭店的销售情景。得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连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和对健康消费的需要,林下散养猪以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受来 消费者喜欢,而西安市场上这种猪肉供不应求时,李瑞峰更是动摇了信心。
自学摸索养殖方法
宽坪村人少山多,眼下虽是冬天,但毛林庄山上依然绿色荡漾。李瑞峰说,这些林子都是人老几辈留下来的,前几年还有人农闲时来 林子里捡拾松果、橡子,如今半山上的住户都移 走了,方圆十公里都没有人家,树上的果子就一茬一茬地落来 地上腐烂了,可这些都是生猪可食用的天然有机食物。李瑞峰便和村委会以及山林的主人商量,大伙儿都主动支持他的想法,100多亩山林的使用权由他无偿使用,他只需要象征性地出一点费用和保护好林子里的树木即可。
天时地利人和,说干就干,拉砖、和泥、砌墙……四间标准化猪舍和两间库房很快就在山上建起来了,李瑞峰还雇用了两个饲养员。去年6月,他从当地购买了首批30头猪仔,可是没过几天,小猪开始拉稀。李瑞峰当时就慌了,请来畜牧医生给小猪治疗。半个月过去了,小猪才缓缓恢复。他开始查找因素,最后搞明白原先 是自己不懂科学养殖方法所致。不服输的他买来了大量养猪方面的书籍,又在网上学习别人的散养体会。平时,他尽心 研究察看小猪的生活习惯,像带小孩一样细心照顾,并随时记录每头小猪的变化。
“一开始,猪仔太小,每天守在圈舍不出去,要靠人往林子里赶,每次只放几头出去,几个小时后它们食 饱了,几个人再把它们赶归回,又放另一些出去,主要是忧患林子太大,跑得太远,找不归回了。一周过后,养猪网,小猪仔就适应了活动的范畴和时间。如今,猪白天全部在树林里活动,食 野草野果,基本不用人管,需要喂水和饲料的时候打个口哨,晚上来 每个圈舍清点一下个数就行。”李瑞峰说完,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只见一群猪陆续缓慢地从林子出来,来 水槽边饮 起水来。
小猪健壮成长,一天天长大,李瑞峰也逐步摸索出了饲料搭配、散养时间、驯化科目技巧、季节变化注意事项、散养点面积控制布局、散养猪舍建设等一整套散养猪的技能。为了防止万一猪跑来 农户的田地里啃食庄稼,李瑞峰还在一些路口和地边扎起了竹篱。
当年创业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