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花费30年时间才站上行业最顶峰的浙江嘉兴养猪业不得不直视粗放型增长带来的环境之劫。
以减量提质为目标,清理违章猪舍、引导转产转业、完善养殖规划、整治畜禽污染、严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养殖。2013年,市委、市政府结合“三改一拆”行动,倒逼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逐步推动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型、传统粗放养殖向标准化生态化健康养殖转型。
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市共拆除违建猪舍面积581.1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22.9%。据据统计,去年三季度末全市生猪存栏227.74万头,比上年底减少了45.4万头,畜禽污染排放量减少了约70万吨。
自2013年9月份以来,全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均为合格以上,这是自全省实施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以来,该市首次实现全合格。其中,嘉善、海盐、海宁、桐乡等4个县(市)考核结果为良好。
为了顺利推进猪舍拆违和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市委、市政府给全市百姓算了两笔账。第一 ,以新丰镇为例,2012年全镇农民养猪收入在6000万元左右,各级财政投入仅治污费一项就达3880万元;2013年农民养猪收入分析在5000万元左右,各级财政投入已达12346万元。其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掩饰,嘉兴市畜禽养殖业排放的COD和氨氮量分别占全市污染物排放量的40.9%和30.6%,在养殖重点地区,以畜禽养殖业污染为主的农村,农业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给嘉兴市水环境带来深重的负担。
一笔经济账,一笔环境账,让广大群众清醒地认识来 ,生猪养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嘉兴迫在眉睫的一场“战争”。
去年5月29日,该省人大通过《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6月18日,嘉兴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人大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决定的实施意见》,根据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承担 能力相适应确定和严厉限制畜禽养殖规模、总量,加紧编制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明确了畜禽禁养区和限养区范畴,具体细化来 镇、村、组,养猪论坛 ,做来 边界含糊、范畴明确。
猪棚逐步 被拆除了,如何让农民退养转产增收?农户们的切身利益牵动着政府的心。
2013年该市出台了《嘉兴市本级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项目资金补助办法》。从当年起该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无害化处理,鼓励 生猪养殖户转产转业,从事生态高效现代农业。
接下来,农经部门将摘 取信息化治理 ,对养猪户进行建档,严控存栏、出栏数。未来,嘉兴准备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力促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带动养猪户减量、提质、增收。 陆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