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稿源: 甜肃日报 2001-01-05 02:00
徽县畜牧产业开发紧紧环绕 以猪牛羊为重点,以特种养殖为补充,以品种改良为突破,以科技承包为动力,环绕 农民增收,单位增效,走草产业带动发展的路子,科技承包带动发展的路子和走兴办实体,充当龙头带动的路子。2000年实现产值1.1亿元,人均畜牧收入来 达400元。
突出结构调整狠挠 品种改良
自1997年以来,徽县黄牛冻配工作已逐步走向市场,形成了以事业养事业的良好发展格局。黄牛冻配是徽县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专人负责冻精,液氮的治理 和供应,并与乡站签订责任书,按任务完成情景定奖罚,每年黄牛冻配都在2000头以上,据调查,目前全县西门塔尔杂交母牛已占全县母牛存栏的60%以上。徽县畜牧中心1999年承担的省列三元杂交肉牛集约化生产研究项目,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共为全县引进皮埃蒙特、加系利木辛、德国黄牛、短角红等世界最新肉役兼用牛品种冻精,现已授配850头份,产活三元杂交牛犊420头。为了加速养羊发展步伐,在县农牧局的支持下,由技术人员在麻沿乡麻安村创办了基础母羊达300只的南江黄羊纯繁场,目前,占地约5亩,羊舍建设面200平方米已峻工,青贮、氮化池及羊床配套建设已全部完结。徽县畜牧中心又专门从陕西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南非波尔山羊冻精200粒,在麻沿四坪、永宁青山、银杏海隆山等地进行了波尔山羊的杂交改良试验,授配南江黄羊和关中奶山羊共计20只。目前,全县已有南江黄羊800只以上,小尾寒羊50只以上,关中奶山羊300只以上,养羊业已成为徽县畜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为平稳生猪生产,徽县第一 重点狠挠 了伏镇、栗川良种繁育一条带的巩固和完善工作,所有种公猪饲养户和种母猪饲养户全部实行挂牌经营。同时,在该基地率先开始了三元杂交猪的示范推广工作,使徽县三元杂交猪生产来 达2.5万头,已繁二元、三元杂交仔猪10万头,远销四川、武汉、珠海等地,成为徽县生猪生产、扩大销售、增加 效益的良好示范点。主动引进推广良种鸡:已引进推广罗曼、海兰、伊莎褐黄羽肉鸡等良种蛋鸡16.2万只,肉鸡0.5万只,孵化引进了13万只。
开发草资源培养草产业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徽县紧紧环绕 生态建设的总体请求,把牧草种植与退耕还林还草及流域治理紧密结合,狠挠 牧草基地建设。县乡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种草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种草工作,农牧局组织调运了号称“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草籽3.6万公斤,为保证重点流域生态建设种草工程需要,切实发挥种草养畜效用,专门派技术人员包点包片,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现场技术指导。集中连片建成栗川的刘家大沟、东关的柏垭梁、柳林杏树梁、银杏宏化等十余个500亩以上的规模工程点。在各重点养羊专业村,养牛专业村中实施草籽投放倾斜政策,力争使每户牛羊规模饲养户种植优质人工草地2亩以上。全县2000年共完成种草面积5.7万亩,累计种草面积达6.5万亩。徽县畜牧中心主动实施牧草新品种引进,新牧草种子扩繁基地建设已全面展开,生猪价格,专门引进了国内最为推崇的鲁梅克斯K—1、美国籽粒苋、串叶松香草、白三叶等优秀牧草品种,在栗川、伏镇、水阳、永宁等乡镇建立优质高效牧草繁育基地40亩,县畜牧中心与各种草户签订草籽归收合同,指导种植和养畜技术,和种草户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草业开发。
依靠科技培训狠挠 技术推广
畜牧产业开发,科技晓 识的推广应用是关键,为了进一步提高畜牧科技培训的力度和成效,去年,县畜牧科技培训摘 取了分重点,分层次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干部、群众应用畜牧科技的技术水平,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县政府制定的“554331”工程实施方案,组织畜牧中心科技人员举办了50个畜牧养殖专业村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班”,分猪、牛、羊、禽等畜种,环绕 “五良”技术推广,系统讲解了“五良”综合配套技术和畜牧业结构调整,专业村组织治理 晓 识,使各专业村晓 识负责人对畜牧养殖晓 识有了较为深入的费解,对工作任务、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各专业村的工作进展,二是连续 保持一村一个科学养畜带头人,一户一个科学养畜明白人的科技培训目标,主动利用广播、电视、会议、集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五良”综合配套技术,畜牧兽医法规,市场畜牧业生产晓 识,科学养畜致富典型等,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散发科技书籍和宣传资料8000余份,培训农民群众1.3万余人。三是加强科技人员自身培训,连续提高具体操作技能和科技服务水平,摘 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黄牛冻配,羊只人工授精、牧草种植、防检疫操作等技术操作培训班6期,培训技术人员200人次。
突出规模养殖发挥龙头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