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吴辉│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传统产业,农业潜力无限、财富庞大,是几乎未经开辟的“新兴产业”,是下一座金矿。
近年来,随着政策扶持农业的力度连续加大,农业投资成了新热点,成了嗅觉灵敏的商业精英的追捧对象。如今,各路资本大鳄争先恐后进军农业,夺 滩诱人的“绿色”蛋糕。先是企业大佬纷纷迷恋上农业,后有投行、私募基金等资本追捧农业市场,再有国内外银行情系挂钩农产品,就连农险市场,此时也迎来新曙光。
大佬迷恋
如今的农投资可是争先恐后,养猪种菜各有所爱。连一向讲究科技与创新的大佬们也热衷于“田园生活”。
先是汇源老总朱新礼从果农变菜农,在北京郊区运作了一片有机区域;后是网易丁磊高调养猪,从IT大佬转身“猪倌”;再是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发力“联想系”食品,以及再后来万达王健林斥资数亿在延庆种菜,武钢宣布投资390亿进军养猪业。
从商人追求利润的本性来看,是现代农业高附加值的产业归报吸引了众多大佬。丁磊就透露,仅在养殖环节的毛利率就高达50%-60%,远高于互联网产业。
与此同时,一些国外的资本大鳄也纷纷看好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与中国企业联手布局农业产业链,迅速占据 市场。例如高盛、黑石、软银、凯雷、秉鸿、德意志银行、美国泰山投资、红杉资本、荷兰合作银行等国际资本先后砸下重金投资中国农业。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 。国内外企业大佬纷纷迷恋上农业,可以看出农业的庞大投资魅力与潜力。在国家政策、社会与经济环境、消费者消费水平及消费需求都来 达一定程度时,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必定成为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在政策、市场和利益的联合作用下,生猪价格,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农业革命即将爆发,各路资本为了夺 占先机一并涌入。
资本追捧
根据德勤中国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新农业行业投资研究报告》,在政府扶植、农业技术连续革新以及食品安全意识逐步 提升的背景下,以环保、生态为主要特点 的新农业已经成为创业投资界的“新宠”。
“创投和私募机构早在2006年就开始布局农业领域。” 合众资本总裁曹越表示,未来3-5年,对新农业的投资都将是风投关注的重点。据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我国农业领域已披露的投资案例累计达180个,主要为创业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去年更是来 达创下历史投资新高的89个,涉及资金11.04亿美元。
“越来越多的人和资金开始关注中国农业产业和农村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告诉记者,这一年,他连续地参加一些由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等国际晓 名投行组织的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的讨论,也接待过一些原先 仿佛和农业不着边的机构,比如美国的富达基金、马歇尔基金等。
他问马歇尔基金的负责人为什么谈农业,对方的归答令他很奇特 ,“我们二战以后积存 下来的马歇尔基金,对中国农业很感爱好 。”
事实上,在对待中国农业相关产业的投资机会上,外资投行、私募基金等显得越发敏捷。“现在几乎所有的投行和私募基金都在盯着中国农业领域,大家都在觅 找合适的项目,都在谈”,一位投资基金的投资负责人透露,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各个地区举办的有关农业投资的相关会议都非常火爆。
和前两年不同的是,国内的私募基金也开始行动了,据悉,农业发展银行首创48亿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投与农产业相关联的上市公司,随后中农科紧追1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投放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和企业创新。
银行挂钩
近几年,国内外多家银行推出的挂钩农产品的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投资的新筛选、新热点。
据记者费解,目前银行推出的农产品相关理财产品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国际期货市场有着密切联系,挂钩于农产品指数或期货市场的商品价格;另一类是与股票市场挂钩,即资金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中的涉农型股票。
目前来看,前一类理财产品在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多家银行都以此类产品为主,如招商银行早在2006年11月就推出了与雷曼兄弟农产品指数挂钩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最高年归报可达6%。之后又于2007年2月推出了与高盛农产品指数挂钩的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