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网台讯(咸宁台 罗世喜 通山台 乐昌兴 孟军)
【导播】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加上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不少垄头岔尾的田地过去耕种,现在却荒在那里。在通山县九宫山镇,这些荒山荒地正成为养殖户的风水宝地。
【正文】在九宫山镇寨头村大塘垄,几百亩荒山荒地被围了起来,老板王定时投资30多万元在这里建起了黑山猪养殖场。由于是放养模式,加上猪的品种好,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
【摘 访】养殖户 王定时
【同期声】去年养的,效益还可以,一只猪大致能赚千把多块钱。
【正文】 猪场四周都是荒山,野草丛生是天然的牧场,这种放养模式也为养殖户节省了不少投入。
王定时的黑山猪养殖场养了三百多头黑山猪,大多数时候这些黑山猪就悠闲的四处溜达,食 山上的青草树根。要补充喂食时,老板王定时就发出一连串“噜噜噜”的叫声,听话的黑山猪就从山上疾驰下来。四面八方涌了过来。
【摘 访】九宫山镇党委副书记 乐昌彪
【同期声】我们九宫山镇的农户,对养殖业主动性比较高,养殖户依照地理环境,摘 取放养的模式,规模也比较大,效益也比较高。
【正文】就在距离王定时黑山猪养殖场200多米的另一个山垄里,村民王定鉴也利用荒山荒地也建了一个养殖场,与王定时不同,王定鉴养的是土豚。王定鉴的土豚养殖场四周都是山,他在中间的空地上搭起了三个的大棚。由于豚喜水,他还挖了两个大水池。3000多只土豚有的一摇一摆四处觅食,有的在水池里戏水,清理身上的羽毛。王定鉴告诉我们,这些土豚都是这样自然放养,食 的都是普通的玉米,品质非常好,但就是没形成品牌效应,销路不是很理想。
【摘 访】九宫山镇党委副书记 乐昌彪
【同期声】有时候得不来 一些群众的认可,养猪网,以后,政府在这一块,一个要主动引导养殖大户进一步的发展养殖业,第二个,规模起来了以后要组织成立一些专业合作社,联系市场,帮助他(农户)进行销售,使我们九宫山镇的养殖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正文】养殖户依靠尤其 的地理环境,摘 取放养模式,减少养殖投入,提升经济效益,实现规模养殖、科学养殖。目前,九宫山镇有这种利用荒山进行养殖的有10多户。王定鉴的情景在九宫山镇的养殖户中较为普遍的存在,养殖一定要费解市场,走向市场,随着这种利用荒山荒地进行生态养殖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党委政府要进行扶持引导,让养殖户有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