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潼南县生猪养殖专业技术协会养殖的无公害生猪,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符合农产品相关标准请求,准予在产品或产品包装标识上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潼南县生猪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自2008年获批组建以来,在县科协的高度器重和具体指导下,紧紧环绕 无公害生猪养殖总体目标,主动组织开展集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为一体的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了他们的生猪养殖技能,使养殖户逐步走上了科学、文明、健康的无公害生猪养殖致富道路。协会一是每年春秋两季在协会培训中心组织规模养殖户集中培训,邀请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县畜牧局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内容涉及《生猪养殖的防疫、防暑、防寒保暖、环境卫生晓 识》、《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规程》等科技晓 识;二是先后组织规模养殖户来 重庆荣昌地区,四川省安岳县种猪场,县内养猪龙头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借鉴取经。通过企业现身说法,亲身感受的学习方式,加快一些文化程度低,观念闭塞的养殖户对先进技术的接受速度;三是主动积极参与政府部门开展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之春(夏、秋)等科普活动,广泛深入宣传《科学养猪技术》、《食品安全治理 办法》、《科普法》以及《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等科技晓 识和法律法规,使农民群众的养殖技术和法律意识得来 进一步提高。同时,协会主动联系重庆电视台、潼南电视台、《潼南报》等新闻媒体,根据潼南县具体情景,制作了《科学养猪》专题系列片,于每周五、六在协会培训中心进行播放,大力宣传科学养猪晓 识,保证了生猪生产质量,提高了市民对无公害猪肉的认晓 度和消费意识。在疫病防治高峰期,协会组织动员数十名技术骨干深入生猪养殖场(户)现场指导,解难释疑,使科学的实用技术入户率来 达95%以上,不仅为生猪养殖户提供了技术保证 ,养猪网,也为广大农村营造了崇尚科学、追求晓 识、科学致富、文明生活的新风尚。
五年来,协会累计开展技术培训97期次,受训人数达22614 人次;邀请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县畜牧局专家教授开展科普讲座16次,听讲人数 达11533人次,利用专栏传播科普晓 识20期,受益人数达25300人次,参与科普活动20次,受益人数量达 23100人次。
(文章来源:每日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