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断奶后的第一周,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仔猪往往不安,食欲不振,增重缓慢,甚至下痢,体重减轻。一样 需要3~7天,仔猪才能恢复体重和常态的生长发育。要养好断奶仔猪,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控制好环境条件 请求育成猪舍环境安静 ,温度相宜,光线充足,无贼风。 刚断奶的仔猪,体表面积大,散热快,加之仔猪的活动量大,饲料摄入量低。因此,刚断奶的仔猪对冷非常敏锐 。仔猪日龄越小,需要温度越高、越平稳。每日的温度变动超过2℃,将引起仔猪腹泻,降低生产性能。仔猪的相宜温度为24~22℃,相对湿度为65%~70%。觅 常要灵活把握 开、关窗时间,既保持 舍内温度,又要保持 空气新鲜。 保持 相宜的光照。阳光能使仔猪皮肤温暖,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皮肤代谢。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仔猪体内的7-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以调剂 钙、磷的代谢。圈舍被阳光照射,可抑制部分病毒、细菌的生长与繁育 ,减少疾病的发生机会。在规模化养猪的舍饲条件下,夜间应有一定的照明时间,前半夜1小时,后半夜1小时。一则可以加强光照;二则可以让仔猪夜间摘 食,提高生长速度。 对仔猪必须尽可能地保持 气流平稳,每秒0.2米的气流可降低3℃,这足以使仔猪感来 冰冷 。研究掩饰,与暴露在贼风条件下的仔猪相比,不接触贼风的仔猪生长速度要快6%,饲料消耗要少16%,所以要尽量避免贼风。 仔猪网上培养,可以显然改善仔猪的生活环境。一则由于仔猪离开地面,减少冬季地面散热的缺失 ,提高了饲养温度;二则由于粪尿通过漏缝网流来 粪尿沟内,仔猪减少了与污染源接触机会,床面清洁、卫生、干燥,能有效遏制仔猪腹泻病的发生。所以,仔猪网上培养,能使其少得病,成活率高,个体发育平均 ,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报道,在相同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断奶仔猪35~70日龄阶段,网上培养比地面培养的日增重提高15%,日摘 食量提高12.6%。
2.合理分群、认真调教 新转入育成猪舍的断奶仔猪,饲养密度要适中。过度拥挤,会使空气质量下行,活动面积减小,生产性能降低。为了减轻应激,断奶仔猪转群时,一样 摘 取原窝培养,即将原窝仔猪转入培养舍的同一栏内饲养。如果原窝仔猪过多或过少时,可将体重基本一致的放在一栏内,个别弱小的要单独组栏、尤其 护理。觅 常要认真调教仔猪在特定区域内食 料、睡觉和排泄。靠近食槽的一侧为睡卧区,安装饮水器的一侧为排泄区。这样既可保持 栏内卫生,又便于清扫。训练方法是: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来排泄;而其他区域内的粪便要及时清除洁净。经过1周的训练,可建立起定点睡觉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3.饲料更改不可太突然 刚断奶转过来的仔猪,第一周内要保持 原饲料不变,以免突然改变饲料,养猪网,引起消化系统紊乱。每天每头的喂料量160克左右即可,不可让它们食 得过饱,以防拉稀;然后,用乳猪料和育成料混合饲喂,并逐步 增大育成料的比例,10~15天后全部换成育成料,开始自由摘 食,充足饮水。这样使仔猪有一个逐步 适应的过程,减少应激。仔猪拱出去的料,要及时归收,严禁浪费饲料。
4.做好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 圈舍在使用前后要彻底清扫、消毒,至少空圈48小时,干燥后方可重新装猪。觅 常要随时清除网上粪便,保持 环境卫生。 每周喷雾消毒2~3次,及时杀灭细菌、病毒,防止传染病。时间可安排在周一、周三和周五。 仔猪60日龄要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等疫苗,并在转群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5.加强饲养员的责任心,提高饲养治理 水平 对断奶仔猪的饲养是否相宜,可从粪便和体况的变化判定 。饲养不当,则粪便的形态、稀稠度和色度不同。仔猪初生时,粪便为黄褐色筒状;精料过多,则粪稀软或不成块;青草过多则粪便稀、色黄绿且有草味,如粪过稀且有未消化的剩料粒,则为消化不良之症。遇此情景可减少进食量,一天后如仍不改变可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