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单位:丹江口市科协
申报类别:畜禽综合养殖技术
实施地点:丹江口市浪河镇青莫村
申报时间:2008年10月23日
项目实施村基本状况:
青莫村位于浪河镇东南部,距丹江口市45公里,距道教圣地武当山风景区22.5公里,属二高山地理位置,全村幅员面积16.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542户,1806人,劳力1092个,耕地面积2000亩,村办茶叶加工厂2家,户办茶叶加工厂5家,共有茶叶加工机械50(台)套,年产各类绿茶1.5万斤,品种有乌龙茶、武当剑茶、武当毛尖、普通绿茶。2007年度人均纯收入2873元,茶叶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5%以上。2007年被十堰市科协授予“十佳科普示范基地”荣誉。006年被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7年台商投资兴办了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华中农业大学专家作技术支持,并被丹江口市确定为全市“种猪繁育基地”。 2008年该基地被国家农业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新型模式研究与示范试验基地”。
项目主要科普示范辐射作用:
该村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很高,建立了全镇第一个村级文化合作社和农村 “三个一”科普阵地,科普活动站图书室已陆续购书1200余册。该村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晓 识,科学种植、养殖的氛围很浓,经常环绕 农村种茶业、养猪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适时传播同行业最流行、最先进的技术。
通过台商兴办的“阿里山集团大路坡有机茶种植基地”,给本村种茶农民和附近四个村的茶农示范茶园的施肥、用药、建设、灌溉技术,对全村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附近各村现在全部都改变了用化肥施茶的方法而摘 用有机肥料,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茶叶病虫害,建设灌溉设备、抵御自然灾害、提高茶叶产量。随着茶叶生产走向有机化,使有机肥需求急剧增加 ,从而带来了养殖业的兴盛 。在阿里山集团万头猪场建设项目(已被列为省级标准)的影响带动下,全镇又兴办起50头以上的养猪场18家,仅本村养猪在300头以上的就有3家。将全镇猪场的猪粪统一归收,经过技术处理后用于有机茶叶施肥,可大大提高茶叶品质。
预期成效:
青莫村是浪河镇生产茶叶最早,面积最大的村,全村茶叶面积占全镇1/5.该项目在本村的示范推广将辐射带动全村542户和周边村种养大户的新技术应用,促成浪河镇全面建成有机茶之乡。使浪河镇成为鄂西北规模最大、养殖方法最先进的种猪繁育 供应基地,以此带动本村饲料、肥料加工业、生猪屠宰业、食品包装印刷业、生物菌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均增收100元的目标。把项目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 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学生村官:
运营方式:合作制
项目辐射地区:140个村 14个乡(镇) 6个县(市、区) 0省
聘请省级专家:3(人)
聘请本地专家和技术人员:17(人)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内容
该项目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开展生猪养殖与有机茶生产相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示范。主要是充分利用大量农业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稻草、谷壳等为主要原料,作为猪栏的垫料,通过猪粪尿发酵,再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中国养猪网,生产成不同功用的肥料,用于有机茶的生产。既解决了万头养猪场大量猪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又可提高有机茶品质。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是于2007年引进了台商在本村建成了“丹江口市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该企业是集现代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与观光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项目,以发展循环农业为理念,建立生态循环经济圈,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及绿色产品。
二是台商投资建设的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即将建成,将辐射带动青莫村循环农业发展。
三是解决大规模养猪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茶叶品质,增加 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是该村群众当前的迫切愿望。
四是有华中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撑。
科普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该村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很高,建立了全镇第一个村级文化合作社和农村 “三个一”科普阵地,科普活动站图书室已陆续购书1200余册。该村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晓 识,科学种植、养殖的氛围很浓,经常环绕 农村种茶业、养猪业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适时传播同行业最流行、最先进的技术。
通过台商兴办的“阿里山集团大路坡有机茶种植基地”,给本村种茶农民和附近四个村的茶农示范茶园的施肥、用药、建设、灌溉技术,对全村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附近各村现在全部都改变了用化肥施茶的方法而摘 用有机肥料,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茶叶病虫害,建设灌溉设备、抵御自然灾害、提高茶叶产量。随着茶叶生产走向有机化,使有机肥需求急剧增加 ,从而带来了养殖业的兴盛 。在阿里山集团万头猪场建设项目(已被列为省级标准)的影响带动下,全镇又兴办起50头以上的养猪场18家,仅本村养猪在300头以上的就有3家。将全镇猪场的猪粪统一归收,经过技术处理后用于有机茶叶施肥,可大大提高茶叶品质。
项目实施预期目标、成效和产业链
青莫村是浪河镇生产茶叶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村,全村茶叶面积占全镇1/5。该项目在本村的示范推广将促成浪河镇全面建成有机茶之乡,同时随着“省级标准化万头生猪场建设项目”的建成,使浪河镇成为鄂西北规模最大、养殖方法最先进的种猪繁育 供应基地。该项目实施后可带动浪河镇乃至丹江口市及周边地区饲料、肥料加工业、生猪屠宰业、食品包装印刷业,生物菌生产业的全面发展。
项目投资及资金的治理 使用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按3年实施规划,制定以下资金使用方案。
1.村科普活动室改造及电教设备的购置3万元;
2.有机茶标准化种植和生态养猪方法的技术培训2万元(3年);
3.订阅科普报刊书籍、挂图等0.5万元(3年);
4.茶叶品种改造、新技术引进2万元(3年);
5.生猪—有机茶生态种养模式示范推广1.5万元(3年);
6.生猪—有机茶生态种养基地10万元。
在资金的治理 使用上,严厉按照“科普示范助力”项目资金治理 使用办法执行:由丹江口市科协负责资金治理 ,青莫村每次开展项目内的科普活动经费,据实凭票来 市科协项目经费内核销。坚定杜绝挪作它用。
项目治理 措施、办法及科普长效机制的建设思路
根据该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既要保证把有机茶生产培植成著名品牌,又要把浪河镇青莫村建成名副其实的鄂西北最大的种猪繁育基地和省级标准化万头养猪场的雄伟 目标,必须把科学技术贯穿项目建设的始终,必须把科学技术的运用放在首位。
此项工作已经得来 丹江口市政府和浪河镇政府的高度器重,为此,成立了浪河镇生猪有机茶生态养殖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委书记王斌担任,镇长杨明和副镇长齐军任副组长,成员由农技中心主任、畜牧中心主任、财政所所长组成,齐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青莫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员徐立明和阿里山公司赖荣华先生任项目技术负责人。丹江口市科协全程监督项目实施。
制定项目实施3年规划和每年度工作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实施工作,每月检查一次项目的实施进度,年底对项目的实施情景进行检查考核。制定各项生产技术规程和生产责任制。
建立一支由种茶、生猪养殖技术人员及农村能人20余人组成的科普理想 者队伍。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定期开展科普晓 识宣传、技术培训等,使有机茶的技术标准和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以及生态养猪的技术要领深入来 每位农户心头,主动传播健康文明生产生活科学晓 识和科学方法。把青莫村建设成为丹江口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项目实施村科普工作基础条件:
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科普活动站(室)(平方米): 15 25 35
科普宣传栏(平方米): 6 10 16
科普宣传栏可展现 面积(平方米): 6 10 16
科普宣传栏内容更改次数(次): 2 2 4
科普宣传员(人): 1 1 2
科普图书(种): 16 20 82
科普图书(册): 128 280 1200
电脑(台): 0 0 1
项目预算经费(请列出支出科目、金额、用途),经费预算合计:10 万元,其中:
1.村科普活动室改造及电教设备的购置3万元;
2.有机茶标准化种植和生态养猪方法的技术培训2万元(3年);
3.订阅科普报刊书籍、挂图等0.5万元(3年);
4.茶叶品种改造、新技术引进2万元(3年);
5.生猪—有机茶生态种养模式示范推广1.5万元(3年);
经费来源:
申请省科协、省财政专项经费: 10 万元
地方财政配套经费: 10 万元
自有经费: 2 万元
其中,国家其他拨款: 0 万元
单位自筹: 2 万元
其 他: 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