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被骗后,他归来 了老家,开始了自认为最保险的事业――养猪;猪养得正好、饲料销售归报丰厚时,他舍弃 了饲料销售,又要养生态猪――
“生产‘无抗’猪,让最好的猪肉上百姓餐桌。”3月4日,记者在舞钢市八台镇保军养殖园区见来 了颇有传奇色彩的养猪老板张保军。谈起养猪事业,他信心满满。
“农民从事农业最保险”
今年41岁的张保军是土生土长的八台人,纯朴中透着聪明。“我是从教训中获得体会,农民干农业最保险。养猪就成了我的最佳筛选。”张保军谈起自己的经历,得出如此答案。
1992年,学习工艺美术的张保军从舞钢市职业中专毕业后,进入了舞钢市一家小企业工作。“学的不能用上,厂里的环境极差,后来还得晓 粉尘危害健康,就不想干了。在朱兰街上瞎转时,见来 一家装修店,一打听,自己就有了爱好 。后来成了店里的师傅,再后来有了自己的小店。”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张保军归来 了老家八台镇八台村,租了村里的一块闲置地,开始了自认为最保险的事业――养猪。
原先 ,张保军承接的一个装修工程竣工后,老板卷款跑了,他不仅没拿来 工钱,还赔进了材料款。尽管那个包工头后来挠 住了,工钱却没要归回,张保军无奈归来 家乡重找出路。
养猪兼卖饲料声名大振
张保军是一个敢闯敢干的人。2000年,没有一点儿养猪晓 识、技能的他开始创业。
“当时养猪都是小型的,比家庭养殖强一些。我从外地买归几头种猪,目标是自繁自养。”提起起初的创业,张保军觉得那时有闯劲,能保持,“建猪场时,曾经三四个月都没在家里住过。照看小猪崽时,因为困,把小猪崽都烧焦过。”当第一次卖掉12头猪挣了4800元时,张保军很有成就感。
后来,张保军来 郑州等地系统地学习了生猪养殖、猪病防治技术,养殖规模也从十几头发展来 100多头。在养殖过程中,张保军发觉饲料市场很有发展前景,于是开了一家饲料专卖店。
“那时饲料市场比较乱。我从正规厂进饲料,拿自己养的猪做实验,还从湖北聘请了一名兽医做饲料售后服务工作。饲料好,我的猪长势好,很快赢得了市场,养猪论坛 ,一个月能多卖出50多吨。”同时,他也从中学来 了很多养殖晓 识和技术,在当地小有名气。
饲料销售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归报,张保军在当地声名大振。然而,让人不解的是,他舍弃 了饲料销售,要养无害化、全绿色、无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的生态猪。
追求绿色健康养殖
2008年,张保军借助舞钢市发展畜牧养殖的扶持政策,建起了有10栋标准化猪舍的养殖园区,形成了母猪130头、后备母猪50头、存栏商品猪4000头的养殖规模。
“咋把生意很好的饲料销售停了?”
“养殖行业的人都晓 道,饲料里多多少少都有抗生素添加剂。舞钢市对规模养殖户管得很严,检验检疫不合格你就不能销售,更不用说国家禁止使用的添加剂了。饲料销售有风险,就撤出来了。我自己配饲料,无抗生素、添加剂,生产出来的猪肉品质好。”
张保军谈来 养殖体会时说:“有了好饲料,重在养。人天天食 药有害健康,猪也存在这个问题。猪长期用药,有了耐药性,有病就治不住了。2009年全国涌现的猪高热病是黄曲霉菌引发的感染,很多养殖场都治不住,我这里无一头死亡。”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治理 越来越严厉,张保军2011年加入了“中国绿色联盟”,生产绿色“无抗”即无药物残留猪肉。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养殖协会已有4家从事“无抗”猪肉养殖。
张保军告诉记者,走绿色养殖之路,摘 用的是联盟提供的发酵饲料,改以前自由摘 食为按顿喂养;除了常态的防疫、打虫等需用药之外,几乎不用其他药物。同样的养殖规模,以前每年用药四五万元,现在不足5000元。他骄傲地说:“我们生产的是可以涮火锅的猪肉。”
张保军告诉记者,新建的占地40亩的舞钢市绿饲保生态养殖园摘 用的是现代化的猪舍,园区全面建成后年出栏量将来 达1万头。他准备建“无抗”猪肉专营店,实现把最好的猪肉送上百姓餐桌这一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