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科学养殖 带来发展前景
在简阳贾家镇、施家镇、高明乡等地,村民们的特种野山猪养殖做得风生水起,受来 了国家、四川省以及资阳市相关部门的器重,国内不少养殖场曾经频繁来 简阳“取经”。为这些养殖户带来养殖技术、带领 他们发家致富的是一身书卷气息的汪辉政。
2007年,汪辉政投资200万开始养殖野山猪,来 2011年5月专业机构评估时,企业有形资产提升至3499万元。目前,汪辉政经营着三个标准化种猪场、两个生态放养场地、两个养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生态农产品销售公司。
公司+基地+农户 带动农民致富
前两年,汪辉政公司所在地简阳市贾家镇当地也有很多养殖户养殖野山猪,但由于信息闭塞,市场信息缺乏,养成的野山猪卖不出好价钱,甚至涌现卖难情景。
汪辉政的合作社成立以来,公司筛选了100多户农户作为养殖试点,与之签订了饲养合同。从仔猪时转交给农户,由农户饲养5—6个月,其间实行统一饲料喂养、统一防疫,之后公司统一归收,再进行育肥、排酸饲养1—2个月,再统一深加工,统一销售,形成繁育 、养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在和农户的饲养协议中,公司明确规定无论普通生猪、特种野猪价格如何震荡,公司均按最低收购价10元/斤收购,保证农户的利润。有了保证 ,当地农户的养殖热情被带动了起来,农户纷纷加入来 养殖野山猪的行列中来。几年来,在当地农户里面,饲养的规模比较大已经来 达三四十余头,一样 农户饲养量也来 达了15头左右。
据当地养殖户唐忠富介绍,去年他花了三万多元钱引进了一头公猪和三头母猪,经过一年多的饲养已发展来 现在的四十多头,年收益能够超过20万元。
科学养殖 带来发展前景
合作社建成之初,汪辉政第一 着手解决养殖技术问题。花钱请专家,是汪辉政合作社做的第一件大事。目前,汪辉政公司里已有各类技术人员23人,由中国特种野山猪研发人张跃超教授担任技术总监,并与四川农业大学共建教学科研基地,目前已开展《杂食节粮、低碳养殖》、《川惠特种山猪标准化清洁生产与产业示范》等相关技术研究。
公司一个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发展农户养殖过程中,公司每隔十天都会与农户通电话,与农户建立起信息沟通平台,帮助养殖户解决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公司还会定期对农户进行培训。
目前,汪辉政的养殖场里,长期饲养着一部分种猪,这些看似凶残的野山猪经过家养驯化与优良品种的瘦肉型猪进行杂交,经过定向培养,人工筛选,繁育出来的商品野猪血统保持 在62.5%左右。这种经过四代杂交选育出的特种野山猪,肉质较好,野味浓厚、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成为了汪辉政的养殖场的顶梁柱,一直供不应求。
供不应求 野猪肉卖得欢
2011年,成都、重庆等地的猪肉市场上突现一支“新军”——汪辉政旗下的成都野猪肉专卖店。店内所售的特种野猪肉售价高达每公斤60元以上,却依旧受来 当地消费者的青睐,一天就能销售四五头特种野猪近千斤猪肉,养猪网,成为市场上的一个消费热点。
“目前我们的野猪肉已经进入了成都市场,餐馆、酒楼、商会每天会预定大部分,现在购买野猪肉的普通市民也越来越多了。目前北京、上海市场也在启动中,分析中秋节时,公司的野猪肉将成功登陆北京、上海市场,零售价估量 会超过成都。”汪辉政告诉记者。
对未来,汪辉政信心百倍:“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虽然特种野猪肉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普通猪肉的价格,但因其肉质鲜嫩,风味特殊,脂肪含量低,仍能被一部分消费者所接受。我国是以猪肉为主要肉食的国家,年消费生猪在4.8亿头以上,即使按生猪消费的1/10计,野猪的需求量也达4800万头。目前我国人工养殖的野猪极少,今后5-10年内仍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野猪养殖的形势一片大好。”
今年2月,汪辉政的养殖场获得“全国特种野山猪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未来,公司还将发展生态种植,对野山猪实行认养模式,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在打造中国肉类品牌的同时,带动当地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