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喂治理 :放养初期培养水质应与投喂相结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摘 用豆浆培养和施肥培养两种方法:
    ①豆浆培养:豆浆不仅是鳅苗的饲料,还可以培养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一样 鳅苗下塘后5~6小时开始投喂,每天泼洒2次。投喂时,要全池泼洒,力求细而平均 ,落水后呈雾状。投喂量应视池塘肥瘦、施肥情景而定。一样 每万尾鳅苗用豆浆5~6千克。为提高投喂质量,豆浆需用水温25~30℃浸泡6~7小时的黄豆磨,一样 每千克黄豆可磨15千克豆浆,每千克豆饼可磨10千克豆浆。磨浆时,要将黄豆和水同时加入,不能磨好后再加水冲稀,否则会产生沉淀。磨好的豆浆要及时投喂,以防变质。
    ②施肥培养:施用经发酵腐熟的畜禽粪、堆肥、绿肥等有机肥或无机肥培养水质,以培养鳅苗喜食的饵料生物。一样 水温在25℃时,施入有机肥后1周轮虫生长来 达高峰,并能坚持3~5天,之后随鳅苗摄食,其数量会迅速降低,这时要适当追施肥料。除施肥外,尚应投喂一些熟蛋黄、豆饼粉和鱼粉等。投喂量占鳅苗体重的5%~10%,上、下午各喂1次。
    上述两方法还可以混合使用。饲养1周后,鳅苗体长约8毫米,还可沿边投喂剁碎的蚯蚓、蚕蛹等动物饲料。经20天左右培养,苗体可达1.5厘米以上,此时可投喂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碎屑等食物,投喂打碎的动物内脏、血粉、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及米糠、豆粉、玉米粉、豆饼屑之类的精饲料。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开始日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2%~5%,以后随着泥鳅的生长,日投量可增加 来 10%。投喂量不宜过多,否则鳅苗大量摄食,会引起消化不良,特别是投喂高蛋白或单一饵料时,易使鳅苗腹部膨胀而浮于水面,造成大批死亡。
    2.日常治理 :饲养期间除每天巡塘、清除敌害外,反常 要防止池水缺氧。因为鳅苗在孵化后半个月左右才开始进行肠道唤 吸,在这之前池水溶氧一定要充足,否则会导致全池鳅苗死亡。另外,放养初期水位应保持 在30厘米,每5天添加一部分水量。通过控制施肥、投饵保持 水色。生长来 后期,逐步加深水位达50厘米。鳅苗经1个多月的培养,苗体长可达3~4厘米,此时应进行分池,转入鳅种池或池塘饲养。
    3.分养:当鳅苗大部分长至3~4厘米的夏花苗时,要及时进行分养,避免密度过大和生长差异,影响生长。分塘起捕时发觉鳅苗体质较差时,应马上放归强化饲养2~3天后再起捕。分塘操作要轻,用夏花渔网将夏花苗捕起,集中于网箱中待挑选 分塘。用泥鳅筛子挑选 出不同规格的夏花苗,分别放入不同池中分养。泥鳅筛长和宽均为40厘米,高15厘米,养猪网,底部用硬木做成栅条,四周以杉木板围成。
 
 
(本文已被浏览 369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