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去年年中的短暂上涨之后,我省生猪出栏价格不断归落,部分地区已跌破5.5元,养猪亏损显然,必须加快养殖业转型升级。湖北之声记者曹正、汉川台记者郭俊杰摘 制:
16号,养猪农户汪胜华咬咬牙,把养了快半年的几头猪给卖了,算了算帐,每头亏了300块还不止:“这个猪养起来250斤的话大致是1200块钱饲料成本,还有猪苗的钱,药物防疫,不算人工就要1660,自繁自养都要亏300多块钱。”
和汪胜华一样,在汉川市城关镇养了20多年猪的丁红兵说,他还从来没有碰来 过一波行情像现在这样,跌的又快又狠:“饲料价格涨了,猪价跌了。去年这时候6块多都是赔本,今年5块多越发赔,现在要保本最起码7来 8块之间。”
据省畜牧局估量 ,猪价不断归落,主要是由于生猪产能相对偏高,饭店摘 购等集团消费量下行显然,猪肉消费低迷,市场供大于求。适时剔除 不良母猪,优化猪群结构,是当前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
然而,本轮“猪周期”与以往不同的是,生猪价格下降相伴 着仔猪价格持续4周走高。这解释部分养殖户筛选逆市操作,购买仔猪以博未来猪价上涨,但是,较高的仔猪价格会抑制母猪的剔除 ,从而导致产能连续 保持 过剩,未来几个月内,猪价可能仍不乐观,猪周期波幅正趋向平缓、周期延长。这也加速了生猪养殖业转型,中国养猪网,散养户纷纷筛选退出,有财力、有补贴、耗得起大型养殖场才有资本筛选留守。猪农丁兵红:“很简单,卖一头猪折300块钱,10头3000,我今年出2000头就亏60万,我哪来的60万呢!”
省畜牧局副局长陈红颂表示,近年来畜牧业转型升级正连续加快,民间资本进入生猪养殖业规模连续加大,本轮行情中,部分养殖场仍有小幅纯利,这解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谁的成本更低、治理 更完善、思维更灵活,就能够更大限度的抵御市场风险。对于散养户来说,必须借助协会平台相互合作,提高话语权,才不至于在迅猛的产业变革中被剔除 出局,陈红颂:“散养户退出传统养殖已经成为必然,我们主张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或者合作社的模式调整生产,规模养殖上上来之后,抗风险能力比一样 散养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