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饲养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既要养猪要富民 更要绿水青山

来源: 互联网   2014-04-16 13:57:47   查看:  次

——余江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纪实
  央广网余江3月26日消息(万笑辉 张鹏飞 吴茂兴)余江人养猪,很有名气。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江西省“十强”养猪大县、江西省最大的瘦肉型生猪基地……这一个个头衔足以掩饰生猪养殖业在余江农业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然而,光环背后也有尴尬,生猪养殖业兴盛 的同时,也带来了养殖污染,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养殖污染已经成了制约余江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如何走出逆境?余江的筛选是:既要养猪富民,更要绿水青山。
    科学筹划 唤 声成为行动
    生猪养殖是余江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数据显示,该县生猪出栏由2002年的30万头,迅速发展来 2012年的100万头,生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全县人均养猪头数、生猪养殖业产值比重等都大幅提升。
    通过养猪,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可幸福指数却下行了。“猪栏遍地开花,粪便随意排放,苍蝇四处乱飞,臭气随时可闻。”这是农村生猪养殖污染的真实写照。污染蔓延,群众请求改善环境的唤 声日益强烈。
    2012年,余江县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研后,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的视察报告》,提出了规范生猪养殖秩序、推广生态养殖、提升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水平等建议。提案得来 该县委、县政府高度器重。2013年初,中国养猪网,余江县组织相关部门广泛开展调研、外出学习考察,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规范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保持合理规划,平稳发展数量,着力提升质量,推行清洁生产”的总体请求,科学划分三区(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对禁养区内7家养猪场限期关门停产;限养区内304家,不得新建、扩建;宜养区内208家,根据养殖密度和土地承载消纳粪污能力,适度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同时,明确各乡(镇、场)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县、乡(镇、场)、村相继召开了生猪养殖场规范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并借助余江广播电视台、余江报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自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生猪养殖污染大整治行动在全县展开。
    对症下药 养猪走向环保
    “沉疴”需下猛药,治污已成共识。面对百姓的唤 声,余江县把治理生猪养殖污染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挠 ,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下发文件通晓 ,摘 取有力措施,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三实行二设施”整改意见是治理过程中打出的第一记重拳。针对部分猪场存在的整改难题,该县及时研究出台了《猪场整改指导意见》和《生猪养殖场建设规范》,对症下药,根据实际情景为每个需要整改的养猪场制定不同的整改意见表和整改任务表。位于平定乡的晏亮树猪场,过去由于雨污分流设施损伤,经常污水横流,白天一打开窗户,臭气扑面而来,晚上一开灯,因污染而大量滋生的蚊虫直接就绕着灯泡飞。去年,该场投资近30万元,对栏舍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建设生态发酵床,将粪污集中收集,放入发酵床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在白天终于可以打开窗户透透气了。”对于猪场环境的变化,猪场负责人晏亮树有着直观的感受。
    紧接着该县打出了第二记重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猪场进行污染治理技术指导。针对部分养殖业主对政府出台的养殖污染治理政策不明了和对相关治污设施不熟悉的情景,该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来 各个生猪养殖场,作详细的阐述和指导,大大提高了养殖业主对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主动性。锦江镇的卢军兆猪场的沼气设施损伤严重,在县农业局技术人员的进场指导下,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卢军兆高兴地说:“有了完善的沼气设施,粪污经过处理后还可以转化成清洁的能源,既环保又实用。”
    突出整治重点。在整治过程中,该县保持分批分类、整体推进。以高标准严请求,对各项建设实行量化,统一标准、统一请求、统一验收。在实际整治工作中做来 因地制宜,连续总结创新和改进治污工艺。目前全县共整治170家较大规模养猪场,其中20家已拆除或拆迁停产,150家已整治完毕,并通过市、县整治办检查验收。
    生态养殖 猪粪变废为宝
    走进杨溪乡陈银桥养猪场,再也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来 猪粪恶臭。猪场负责人陈银桥向记者介绍,猪粪经过干湿分离之后进入来 沼气反应池,生产出来的沼气不仅可以满足场内能源需求,还可以供应周边农户使用,沼液经过氧化塘氧化后归收来 上面,可作为种蔬菜、果树的有机肥料,实现养殖环境双效益。
    这样一个立体的循环生态种养模式,让周边村民收益良多。夏梓村村民陈多发说:“现在用猪场提供的沼气煮饭、烧水,每月能节省1000多元,而且浇了沼渣、沼液是蔬菜、果树都长得反常 好。”
    在重拳整治污染的同时,余江县大力引导生猪养殖户进行科学养猪、生态养猪。通过建立‘猪-沼-菜’、‘猪-沼-果’等多种形式的循环生态种养模式,不但从根本上治理了生猪养殖污染,而且养猪场可将排出的猪粪变为有机肥供周边村民种植农作物,产生的沼气还可用于供电供热。邓埠镇蔬菜队菜农江新民高兴地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平时一季蔬菜至少施肥2次以上,每次每亩要开支200-300元;摘 用‘猪-沼-菜’模式,一季蔬菜只需施一次沼液,每亩可节约开支400-500元。”
    在退和进的盘算之中,在加和减的选择 之下,余江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治理生猪养殖污染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路子,在生态养猪和绿色发展中共建绮丽乡村。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