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华科
上思县叫安乡百包村百肯屯农民党员凌振,由外出务工来 返乡置业,养猪论坛 ,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大显身手,转变思路发展养猪业,创新养殖模式,闯出了一片天。
返乡置业 闯出农村新天地
“我的徒弟如今都当上师傅了,每个月6000多元工资,但我却筛选了归家养猪,感觉一点也不后悔。我喜爱养猪,现在养猪不愁卖啊。”这是凌振道出的由衷话语。
凌振今年33岁,1999年毕业于钦州商校,后来 广东打工;2004年自费来 马鞍山钢铁厂跟班学习,2005年归乡后,来 市里的一家钢铁厂担任技术员。凌振觉得待遇还不错,他很快就带上了几名徒弟。可日复一日的一天三班倒的工厂工作,让他越来越不适应。2006年7月,凌振决定返乡发展养猪业。他打算利用百包村的自然优势,把生猪养殖与沼气池建设结合起来,发展生猪养殖。当时却招来村民的驳斥和质疑。然而,他心意已决,开始了着手准备科学养猪的各项准备。
借钱养猪 搭建致富大舞台
多年务工,凌振没有积下太多积蓄。他拿出自家的全部积蓄,但要做来 规模化养殖,还是缺少不少奖金。为此,他说服妻子向娘家借钱,经东挪西借筹资10万余元购买了65头母猪,建立了“集成畜荘”。畜荘占地约50亩,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水源充足,很相宜作为“自繁自养”瘦肉型猪养殖基地。
为了改进养殖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凌振频繁来 区内各大型猪场现场参观、跟班学习。2008年11月,他专程来 南宁实地考察和学习养猪。归回后引进运用“发酵床养猪法”实行科学养殖。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一整套相宜的科学养猪技术,出栏的肥育猪肉质、口感受来 群众的肯定 和赞美,出栏生猪供不应求。
2011年底,凌振养殖的肉猪存栏来 达1300多头。近两年来,已出栏肥育猪3000多头,产值300多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多元。
借猪还猪 帮带互助共致富
凌振舍弃 了在城市打工机会,归来 农村舞台弄大潮,他发展养猪还真是走对了路。致富后的他也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并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百包村党支部按“把致富能手培育成党员”的请求,把凌振列为主动分子进行培育。经过严厉的考察后,2011年11月,他光亮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成为党员后,凌振顿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带领 全村党员群众脱贫致富,他责无旁贷。他在畜荘里办起了“养猪培训班”,将自己养猪的技术和体会无偿传授给乐意来参加培训的每户村民。
为费解决一些贫困户无钱投资购买仔猪的实际困难,凌振摘 取“借猪还猪”的办法鼓励 和帮助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就是无偿向有致富愿望的群众赊借猪苗,等繁育 后再回还同等猪苗。这让村里1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致富梦想。在凌振的帮带互助下,他们做大盘强了全村生猪养殖产业。去年底,百包村养殖母猪来 达了172头,肉猪存栏超过3000头,按年出栏6000头计,仅养殖肉猪一项,就可为全村实现创收3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