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粪尿,不用冲栏,没有异味的猪场存在吗?初秋时节,经过实地考察,记者在定南县找来 了肯定 的答案。把环保作为行业准入的第一道门槛,大力推广粪尿“零排放”的“自然养猪法”等先进生产技术,让定南县生猪产业迅猛壮大的同时,引领全省清洁养殖的绿色风潮。
定南是我省养猪十强县,农业人口人均出栏生猪近4头,为全省最高。2007年开始,定南成为全国最大的供港生猪基地,香港居民每消费10头生猪就有1头产自定南。
该县农户养猪一律要建沼气池,规模猪场的大型污水处理设施要实现与猪场的设计、施工、投产“三同时”。推广“猪-沼-果”生态养猪模式,发展农村养猪小区,政府组织统一治污。为预防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县环保局在大型猪场较为集中的河段建有4个水质观测点,一旦发觉问题及时查处、责令整改。
“自然养猪法是被逼出来的绿色养殖技术。”定南县五丰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年出栏商品猪1.6万头,建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每年运行成本就要20多万元。而全县像这样的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就有26家,3000头以上的有178户。防止污染上升为全县生猪产业的首要问题。
自然养猪法给规模化养猪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天地。走进自然养猪法猪舍,记者见不来 污水,看不来 粪便,空气相对清新。猪舍地面不再是硬邦邦的水泥,而是垫着近一米厚的“席梦思”。“席梦思”由木屑、秸秆、谷壳等加生物菌剂发酵制成。
“尿液和粪便排入地面的垫料后,微生物会将其分解掉。”记者从栏舍随手挠 起一把垫料,警觉 轻嗅,奇了,没有一点猪屎尿的臭味!手里热乎乎的,这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能量!
从去年5月开始,生猪行情,定南县通过县养猪合作社,在全县推广自然养猪法。县财政对新建、改建自然养猪法栏舍的,每平方米补助40元。目前全县共新改建猪舍7.6万平方米,至2011年,定南将全面实行自然养猪法。
目前,定南县几种清洁养殖模式成为全省治理粪污的成功典范。有关专家认为,定南体会解释,环保技术已成为规模化养殖的重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