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向联系干部反映了养鸡、养鸭的把鸡鸭粪便排来 河里,水变臭,气味熏天。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水也清了。真得感谢咱们的联系干部,生猪价格,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通过电话,一位大嫂痛快的声音中表白不住兴奋。
这是在山东省沂水县日前召开的千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专题会议上,通过县环保局“12369”聪明环保云平台对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情景进行抽查的一幕场景。
沂水县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中,创新工作方法,以干部联系群众工作为载体,将解决群众诉求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分类施策,疏堵结合,做来 了意见从群众中来、工作来 群众中去,取得了良好效果。
意见从群众中来——养殖富农户 污染令人忧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区,作为养殖大县,畜禽养殖业是全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全县畜禽养殖产业产值达17.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79%。
然而,畜禽养殖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根据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由畜禽养殖污染引起的环境信访案件来 达129起。
沂水县委、县政府把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深入开展2013年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保证 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县委书记刘贤军、县长杨原田频繁进行调度,请求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务必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确保让群众骄傲 。
沂水县环保局局长曹宝军告诉记者,通过摘 取移 迁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从严控制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推广雨污粪尿净污“三分离”技术工艺和生态环保养殖技术等措施,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保护 群众环境权利。
工作来 群众中去——分类施策治污 严管疏导结合
“俺花了2000元就建起了沼气池,不仅能做饭,还可以照明,算下来一年差不多节省1000元的煤气和电费。”沂水县黄山铺镇西朱陈村养猪户张树坤见来 记者,掰着手指头说起了建沼气池的好处。“用沼渣沼液浇的芋头,还比其他家的高半尺多呢。”
据曹宝军介绍,沂水县对规模化养殖场在完善沼气池、化粪池等污染治理设施的前提下,答应连续 经营;对小型养殖场,必须建设化粪池;对沿路、水源邻近、靠近村民居住地的养殖场,限期移 迁拆除;对拒不进行整改,不在规定时间内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养殖场,坚定予以关停拆除。
沂水县从环保、畜牧、城管、工商、林业等9个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9个督导组,由分管县长带队,对全县乡镇(街道)进行督导,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通报节点进度。同时,主动搞好技术指导,大力推广雨污、粪尿、净污“三分离”技术工艺和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建设完善畜禽废渣储存场所和配套设施,规范使用消毒药品,防止污染物外排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在开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的时候,黄山铺镇对张树坤的养猪场下达了限期整改通晓 书。最初,张树坤心里还有些不服气,但是经过乡镇包村干部和环保办人员的频繁耐心劝说和讲解,他在思想上终于转过弯来,按期完成了整改,并在猪圈旁边建设了沼气池。
截至目前,沂水县养殖小区已经建设沼气池上千个、生物环保养猪场263家、生物环保养禽场97家,整个生物环保养殖业年可消化利用稻糠、锯末等垫料25万立方米,年减少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排放60万吨。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