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红梅
在巩义市竹林镇,“牛师兄”几乎无人不晓 ,它代表的是位于竹林镇北街的占地306亩,现存栏生猪3万余头,年出栏量超过5万头的现代化大型养猪场。
“之所以在这里建养猪场,主要是考虑来 这里是丘陵,既不占用耕地资源,又能躲开人迹,虽然会在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方面造成额外的成本,但符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郑州牛师兄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志民介绍说。
从巩义竹林镇政府出发,汽车先是沿着洁净整洁的马路一路前行,不多时便驶进了“牛师兄”的大门。就在记者下车的一瞬时 ,一股清新自然的味道扑面而来。
“工厂是如何做来 这一点的?”面对记者的惊奇 ,工作人员满脸骄傲地说:“现代化养猪可是个技术活,需要连续地创新。要想让猪儿食 得好、生病少、肉质好、污染少,我们有‘独家绝学’——微生物技术养殖法了。”
在该工作人员的带领 下,记者来来 了工厂的饲料车间,只见工人们正在将一袋袋“液体”倒入麦麸中。这种“液体”是一种尤其 的益生菌,也就是传说中微生物技术养殖法制胜“法宝”。
“在40℃的环境下,经过稀释后的益生菌,要先与麦麸等经过加工之后的农作物进行混合发酵,之后再按照一定比例拌在饲料里。”工人小张向记者介绍说,这样喂养的生猪,不仅大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节约了成本,最关键的是能增强猪的吸取 率、免疫力,使喂出的猪肉质鲜香筋道,此外还可以帮助生猪消化含氮营养,从而大大降低猪粪的臭味,真是一举多得。
生物喂猪“牛师兄”是做来 了,可是3万头猪每天排泄物近百吨如何处理就成了摆在眼前最棘手的问题。“当地耕地有限根本消化不了,只能摘 取废物再利用,于是在多方考证的基础上,我们大力发展循环养猪模式。就是将猪粪沼气化,然后用沼气发电、沼渣制肥、沼液浇果木蔬菜,不仅起来 了清洁生产、废物再生的作用,而且延长了产业链条,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蒋志民介绍道。
在摘 访中,记者还意外地发觉一件事:逢年过节,近2万人的竹林镇乡邻都无一例外地能免费领来 1斤“过节肉”,而这些猪肉就是来自“牛师兄”的养猪场。“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工人把肉切好挨家挨户送去。”蒋志民告诉记者说,养猪是小事,可是企业纯利了、自己脱贫致富了,不忘乡邻才是大事!也正是因此赢得了乡邻的支持,“牛师兄”的肉猪才不愁销路,一路走来脚步也越来越动摇。
,生猪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