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荣昌县昌州街道兴盛 养猪场看来 ,身材单薄的郭平正在给猪舍消毒。
18岁那年,郭平来 重庆主城打工,从事服装加工。因为勤劳、爱专研,郭平从服装销售员做来 重庆渝中区的片区销售经理,每天过着车接车送的日子。
白领归乡创业甜当绿叶
2007年5月,一个偶然 的机会,中国养猪网,郭平归荣休假的时候,看来 电视里正播放着养猪的一些奖励政策,从小就对养殖业很感爱好 的郭平,当即就萌生了养猪的想法。
经过大量走访调研,郭平认为,养猪虽然风险大、投资大,但是由于政策好、价格高,市场前景很不多。于是郭平就舍弃 了当时年薪10多万的销售经理工作,归荣养办起了养猪场。
说起养猪,包括家里人在内,全村就没有谁看好郭平的筛选。郭平笑了笑说,当时荣昌养猪的人也不少,而我们都是食 着荣昌猪肉长大的,我认为养猪能传承荣昌猪的养殖工艺,又能挣钱,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一开始,郭平的资金有些紧张,为了省钱,她就租了5亩地,白天喂猪,晚上就种白菜、红苕等青饲料。
郭平说,那个时候,家里人非常驳斥她养猪,她只有偷偷地租了一个猪场养猪,遇上资金困难的时候就向朋友借。最后没有办法的情景下,郭平只好将居住的房子拿去抵押,向银行贷了7万元,用于猪场的建设。
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劳换来的总是丰收的欢乐 。“第一批养的150头猪,来 出栏的时候可以卖来 每公斤17.8元,一头猪就挣来 了700来 800元,那一批猪就让我挣来 第一桶金10多万元。”郭平高兴地说。
自学晓 识摸索养殖体会
眼看猪场逐步 上了轨道,开始缓缓纯利。2010年春夏之交,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给郭平当头一棒。郭平的猪场病死了17头能繁母猪,缺失 10多万元。
郭平守着猪场,哭红了眼睛。
缺失 没能击垮这个“女汉子”,她从失败中缓缓觅 找因素,发觉自己的猪场之所以在猪瘟面前不堪一击,是因为自己的防疫晓 识还不够好。
“必须提高自己的防疫晓 识!”郭平心中升起这样一个想法。此后,郭平每天都抽出两三个小时“啃”书,来 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学习,遇上不懂的地方,就去昌州街道畜牧兽医站请教技术人员。
2年间,郭平自学了数十本养猪专业书籍,考察了邻近省市近百家养猪场,还前往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参加科学养猪速成班培训。她和她的猪场也在一次次的疫病中软弱的挺了过来。
赊猪仔给村民助增收
猪场缓缓的走上了正轨,郭平就带领 村民一起养猪,有些农户买不起猪仔,郭平就定下了规矩:本村人可以赊账,从她的猪场领走猪仔,卖了肥猪再还本钱,这样就解了农户想养猪又没有本钱的难题。
养猪6年,郭平也攒下了7大本厚厚的赊账记录,都是村民无偿领走猪仔欠下的,总计近80万元。
为调动群众的养猪主动性,带动更多乡亲致富,郭平还组建了以“内联养殖户、外联市场”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郭平的养猪场规模已经来 达了2000平方米,每年的盈利润就超过了100万元,成了远近著名 的“养猪状元”。在郭平的带动下,周边200余农户通过赊猪仔实现了他们的致富梦。
热词:
【】【举报/纠错】【】【】【】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