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村促民富
来来 平安县沈家村村口,看来 的情形让记者眼前一亮:白墙黑瓦的农家庭院被一条条水泥铺就的村间小路串联起来,高高的太阳能路灯“俯视”路面,下面停放着几辆小轿车,反常 是写有“沈家村”三个字的高大牌楼,无不彰显着这个村子的富足与安康。
沈家村地处平安镇南6公里的白沈河一侧,全村512户,1782口人,耕地720亩,人均耕地只有4分。针对人多地少这个现实,沈家村党支部决定发挥临近城镇、交通方便的优势,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设施养猪业。
据沈家村支部书记沈贵邦介绍,2006年县政府给沈家村落实了50座暖棚猪舍建设项目,每座棚补助1.4万元。建成运营后,沈家村的养猪总头数曾来 达8000头。2009年,沈家村党支部又多方联系争取资金240万元进行微生态发酵床养猪项目,并主动摘 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省内外著名养猪专家、学者为养殖户传授科学养殖技术,中国养猪网,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全村规模养殖户来 达134户,成立了“振兴”、“巾帼”两个专业养猪合作社。
如今,这两个专业合作社在养猪业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进仔猪和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
“我们在发展合作社的基础上,还在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内修建了一个占地10余亩、有6000余平方米的猪舍、34座微生态发酵床的生态养猪示范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年可出栏生猪6000头,户均增收5000元。”沈贵邦告诉记者。今后村党支部将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早日带领 全村农民实现“小康梦”。
产业兴村促民富,沈家村人的“小康梦”正在变成现实。(海东时报记者 金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