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野
通讯员 谢永秀 丽娟报道
大学毕业后,他不惜舍弃 自己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公司,离开繁华的京城,归来 了位于深山里的家乡办起了绿色养殖场,并凭此绿色养殖项目带富了乡亲们。他就是36岁的叶鹏,生猪行情,河南省内乡县板场乡让河口村人。如今他已是名噪伏牛山麓的“建功立业标兵”、 内乡县“优秀青年”和内乡县“十大卓著 创业青年”之一。
深山里办起绿色养殖场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日前费解来 ,叶鹏2003年大学毕业后, 便和几个同学在北京开了一家网络公司。但他舍弃 前景辽阔的网络公司,归来 老家,凭着勤奋、好学、聪慧、诚信,几年内便让叶鹏成了内乡县乡亲们口中的名人。
2009年春节叶鹏归老家探亲,发觉家乡非常适合创办绿色养殖场。主意打定后,他这个年收入几十万的“富商”,把北京公司业务让爱人打理,便展开了考察、论证和学习,最后把项目目标确定在了养殖七彩山鸡上(七彩山鸡是美国森林生物学家经过数十年驯化培养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又称野鸡、环颈雉)。
“家鸡都难以养好,野鸡能养活吗?可别蛮干啊?”带着乡亲们的种种猜疑,叶鹏于2010年3月带着43万元资金,开始学体会、选场址、购原料,终于在自己老家房后的山上建起的山鸡养殖场,成了名副其实的“野鸡司令”。
初始养殖困难重重,鸡苗大批死亡,最后一批鸡苗的死亡率来 达70%。为了提高鸡苗的成活率,叶鹏绞尽脑汁,查阅资料,询问专家。在叶鹏的不懈努力下,鸡苗成活率最终来 达了90%以上。
带动乡亲拉大产业链
有了体会,叶鹏便开始把乐意养野鸡的乡邻集中来 家里,免费为他们传授“诀窍”。然后,还把一批批鸡苗送给这些农户,让他们同样在山坡上建场饲鸡;并以统一归收成品鸡、山鸡蛋的方式,去除乡亲们的后顾之忧。
如今,仅叶鹏个人的山鸡养殖场已发展来 12个养殖区,已饲养山鸡7000多只, 饲养规模越来越大,野鸡品种越来越多。但他并不满足,他还想把养殖规模扩大来 2万只,再发展一些孔雀蓝山鸡、红腹锦鸡等观赏 性比较强特种养殖项目,把山鸡做成一个观光旅行产业链,让游客来来 山上,赏野鸡,食 鸡肉,购鸡蛋,还可以自己选一只山鸡带归家当宠物养。
此外,“山鸡的羽毛能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用山鸡剥制成的生态标本,作为高雅贵重的装点品,已进入许多城市居民之家。”叶鹏称:“我谋划着,有一天能带领 乡亲们建个工艺品厂呢。”
据费解,叶鹏饲养的七彩山鸡体形硕大每斤可以卖来 20元以上,一只成鸡在市场上可以卖来 10来 140元,是普通土鸡的两三倍。
叶鹏除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帮乡亲一起致了富。当提起乡邻们家家因为饲养野鸡,鼓了腰包,添了收入,叶鹏笑容里充满 了欣慰和骄傲。
欢迎发表评论
分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