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生段—生活调控
仔猪出生是其生活史上的一次骤变,由在母体内生活来 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加上初生仔猪反应迟钝,怕冷,此阶段的护理工作非常关键。
1、保温保温对初生仔猪尤为重要。仔猪出生时,分娩舍的温度必须控制在22-25℃,保温箱的局部温度应来 达32℃左右。仔猪出生后,按常规方法将仔猪处理之后,需马上把新生仔猪放人保温箱内,待仔猪毛干后再让仔猪食 奶,但需精心照管 。当仔猪找来 乳头安静 食 奶30分钟后,可将仔猪再放人保温箱,过20-30分钟再让仔猪食 奶。保温主要是预防初生仔猪受凉和下痢,降低初生仔猪的死亡率。
2、分开食 奶仔猪全部出生后,对乳房的竞争非常猛烈 。新生仔猪必须食 来 一定的初乳,才能保证其获得足够的免疫球蛋白,提高其对疫病的抗击力。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让一窝仔猪中体重较轻的仔猪在没有竞争的情景下,食 2—3次奶,可来 达增加 体重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之后将弱小的仔猪固定在前,拱揉有力的大点的仔猪固定在后部的乳头,以使仔猪发育整齐一致。
3、寄养交叉寄养是用于降低乳房竞争的治理 方法。它是将一窝仔猪每窝仔猪的数量相等,体形相似。同时分娩的两窝仔猪间的交叉寄养是把所有体型较小的仔猪由一头母猪喂养,而较大的仔猪由另一头母猪喂养。现已证实这种方法对降低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是有效的。实际中可摘 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紧急或防护性寄养。此方法适用于当母猪死亡或母猪缺奶时对初生仔猪的寄养;二是直接寄养。遵循的原则:一是寄养前仔猪至少在亲生母亲那里食 来 10-12次初乳。二是及时寄养,要尽可能早地转移仔猪,一样 在分娩后6小时内。三是寄养最强壮的仔猪。寄养过程中由于气味不同,母猪不能接受新来的仔猪,会向新来仔猪发起进攻,这时要在寄养的仔猪身上涂抹代养母猪的尿液,或在全群仔猪身上涂上相同的液体,如来苏儿,以掩盖异味,减少对寄养仔猪的排斥。
4、补铁仔猪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仔猪营养性疾病,一旦发生该病,就会涌现涌现仔猪精神不振,唤 吸困难,气喘等症状,严重影响仔猪的发育—遣虚仔猪死亡。通常认为,对仔猪在3-4日龄进行一次大剂量补铁(150-200毫克/头),即可满足仔猪常态生长的需要。但据试验证明,二次补铁可以显然提高仔猪的抗病力、成活率。方法是:在3日龄前给仔猪注射铁制剂1毫升(含铁100毫克,最好是右旋糖苷铁);10口龄进行第二次补铁,剂量仍为1毫升,注射方法均为颈部肌肉注射。在补铁前一天给仔猪补充维生素C为好。
二、开食阶段——营养调控
仔猪胃肠消化酶活性随日龄增长而增长,而早期断奶仔猪其胃肠道消化酶的活力有所下行,同时肠道微生物繁育 迅速,其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对仔猪影响很大。所以在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配制上应注意:
1、尽可能提高早期断奶仔猪中动物蛋白的比例,在鱼粉、脱脂奶粉、喷雾干燥血粉和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几种动物蛋白质中,以后者成效最佳。
2、添加乳酸及非淀粉多糖:前者主要用以坚持猪的胃肠道功能,后者主要为肠道益生菌的能量来源,利于肠道微生物区系平稳 ,防止消化功能紊乱。
3、加酸化剂:添加延胡索酸和柠檬酸以补偿 胃酸不足,促进乳酸菌、酵母菌的繁育 ,抑制病原菌的繁育 。
4、酶制剂的添加:在日粮中加入外源酶制剂,如蛋白酶、o—淀粉酶、葡聚糖酶等复合物,可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5、益生素的使用:为克服仔猪断奶腹泻,在口粮中加入乳酸杆菌、芽抱杆菌、链球菌和酵母菌,以抑制病原曲致病。
总之要保证开食料的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以顺利使仔猪由食 奶过渡来 食 混合料,保证其快速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
三、断奶阶段——环境调控
断奶是仔猪生活史上的义一骤变,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仔猪思念母猪,食 睡不宁,瘦弱,影响常态发育。
正确的断奶方法是减少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有效措施。当前仔猪的断奶方法有三种:一次陛断奶、分批断奶和逐步 断奶。其中逐步 断奶是在预定的断奶日期前4-6天起,控制哺乳次数,第一天哺乳5次左右,以后逐步 减少,使之母仔逐步 适应后,再在断奶日期来 来时将母猪赶走。分批断奶是在预定断奶日期的前一周,先把准备肥育的仔猪隔出去,让发育落后的仔猪连续 哺乳,来 预定断奶日期再把母猪隔出去。一次性断奶即当仔猪来 达预定断奶日期,中国养猪网,即将母猪隔山去,仔猪留在原圈饲养。前两种方法因为仔猪有个逐步 过渡过程,而能最大程度减少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