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的云霄县、漳浦县、长泰县都跑遍了,几个月下来都没找来 一个合适建猪场的地方,500头母猪还寄养在别人的养猪场里。”5月23日,漳州市“市级城市副食品(生猪)基地”、漳州顺益养猪场老板郭瑞花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
郭瑞花的逆境源自福建省的一项环保风暴。今年2月底,福建省对区内第二大水系九龙江流域的养猪业进行了整治:干流两岸1公里和支流两岸500米内的养殖场全部拆迁,禁止在干流两岸5公里、支流两岸1公里范畴内新、扩建养殖场,禁建区外养殖场在规定时间内做达来 标排放,否则一律关闭。
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历来被视为养猪业的“两大杀手”,而随着各地环保力度的加大,频现的环保风暴正成为养猪业遭遇的第三风险。
上万养殖户受损
位于漳州市郭坑镇的顺益养猪场,就建在离九龙江岸不远的山坡上,在4月15日前,郭瑞花忍痛处理掉了3000头生猪,500头母猪也被转移来 其它养猪场。
“目前除银行贷款100万元外,还有80多万元的高利贷,十几年的辛苦都在这里。”郭瑞花说。
按照福建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龙岩、漳州两市从2月开始开展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养猪业整治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漳州市请求,来 2月28日,包括九龙江干流两岸1公里、支流两岸500米范畴的禁建区,所有养殖场都要拆迁、关闭。龙岩市也请求,3月5日前,九龙江北溪干流两岸1公里内养殖场关闭或拆除;在5月5日前,支流两岸1公里内养殖场关闭或拆除。
在整治行动开始后的约20天内,漳州市禁建区内1万多养殖户的70多万头生猪需要清栏处理。猪贩子则趁机压价,按当时市场行情,生猪价格约为5.8元/斤,但猪贩子却压价来 4元多/斤,一斤就要亏损1块多钱。能繁母猪价格也大跌,一头母猪常态要卖1500元,但整治期间都来 了千元以下,有胎的被其他养猪户挑走,没胎的则被猪贩子买走不晓 销往何处。郭坑镇东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一走进村,房前屋后均可见被拆的猪舍。
现年69岁的林友春老人和老伴养了两头母猪,算是规模最小的。他说,一年多前听说养猪行情不错,就将牛卖了盖猪圈,养了两头母猪,企盼赚钱养老。年前刚下了19头猪崽,还没卖一头就遇来 了整治行动,母猪一头850元,五六十斤的小猪一头150元处理掉了,一分钱没赚还赔了不少。初步测算,漳州市用于农民拆除猪舍的补贴资金就达8952万元,而被拆除、闲置的猪舍本身价值超1.6亿元,因压价、病害等导致的猪价缺失 也有一亿余元,合计超过三亿多元。
饮 水食 肉难两全
“在保养猪和保食 水的两难筛选前,政府只能先保食 水安全,虽然养殖户作出了庞大牺牲,不少农民都是边敲猪舍边哭。”漳州一位参与整治督查工作的干部说。
1月中旬以来,九龙江水质涌现恶化,并一度对漳州、厦门两市的供水安全造成威逼 。养猪业是九龙江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少养猪场的排泄物直接就排来 江中,还有农户将病死猪扔入江中,进行治理刻不容缓。
龙文区郭坑镇的郭坑大桥两侧,分别是漳州市和厦门市城市供水的取水口。郭坑全镇2万人口养了10多万头猪,养猪是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养猪让环境日益恶化。当地干部说,村中沟渠里的水全是黑色的,农民家里苍蝇成群,老远就能闻来 猪粪的味道。
与郭坑相邻的朝阳镇不少养猪场在禁建区外,记者曾在漳滨村看来 ,不少民房边的空地上都晒着猪粪,生猪价格,家家户户晒猪粪成了一大景观。
漳州当地农业部门的同志表示,近年来国家对养猪业的鼓励 政策,是漳州生猪养殖量大增的主要因素,而因环保压力紧急出台的整治“狠招”,确实使群众对国家政策有“怨言”。
“肉价涨时号召农民多养猪,环境压力大了又限猪,造成水污染的不是养猪一项,但现在一道命令农民就要拆圈杀猪,他们的缺失 谁承担。”
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也是养猪大镇,该镇有部分养猪场在禁建区外,按请求这些养猪场需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实现达标排放。漳滨村的一位养猪户正在挖集污池和沉淀池,以符合政府的环保请求。“现在的生猪价只有4.8元/斤左右,养猪基本上是亏本,还要投入搞环保,叫我们怎么受得了。”
养猪环保成本需要分摊机制
“养猪业的污染治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经费投入。”漳州市农业局能源环保站的科技人员说。
据介绍,一头百斤的猪一天排出的粪便在5公斤左右,而因冲猪舍形成的污水约为30公斤。因此养猪场多筛选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但大量的污水直排河流反过来又造成严重污染。
漳州市副市长刘文标表示,养猪业关键要搞好规划,在规划区内实施相对集中饲养、污染集中治理。
漳州市政府请求,在10月底前要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50头以上的养猪场必须进行环评,实行排污许可。将加强环境观测,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从而确保达标排放。
靠“铁腕执法”能否来 达预期的政策成效?环保部门认为,现在工业污染的执法处理都很难,光靠执法来“堵”难度很大,执法成本太高可能涌现“管不胜管”的局面。
一位环保人士说,要派人进村入户巡查,发觉不达标排放的依法先要责令整改,来 期不整改的才可以处罚,不接受处罚还得申请法院执行。“九龙江流域几万养猪户,一家就挈 你几个月,要多少执法力量才够用!”
工业领域常见的“谁污染谁治理”的治污思路,也被运用来 了九龙江领域的养猪业污染整治中。对此,漳州市农业局的一位干部表示,“又要猪肉便宜又要猪不污染,这难两全,养猪业的污染不仅是养殖户造成的,也是广大消费者造成的,仅要农民为此负担显失公平。”
养猪业污染整理来 底需要多大投入?漳州市农业部门的测算显示,如果摘 用“零排放”技术一头猪要摊100元,立体种养模式一头猪要摊86元。记者费解来 ,以目前的猪价行情,一头出栏生猪的毛利润还不来 100元。
漳州市目前仅在九龙江流域的存栏量就有180万头,按一头86元计,就要1.5亿元的首期环保投入。2008年漳州市地方级财政收入60.49亿元,这个投入占来 了地方财政2.4%左右。
厦门大学政治系余章宝教授表示,未来提高养猪业环保门槛是大势所趋,但将环保成本完全由养猪户及所在地区政府来承担不尽合理,也势必影响来 地方政府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成效。根本解决养猪业的污染问题,避免环保风暴成为冲击养猪业新的风险原因,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合理的环保成本分担机制。(责任编辑:林磊)
(责任编辑:苏苏)
[我来说两句]